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达成了初步的停火与人质释放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分三个阶段进行协商,旨在永久结束长达15个月的加沙战争。停火协议的消息虽为中东地区带来一丝曙光,但背后的各国博弈却远未平息。

笔者在上周发表《首相安华轻视中国》引起网民热烈讨论。有人质疑笔者为何为中国发声,但关键不在于是否“帮中国说话”,而在于安华本不该对一个实际行动乏力、外交政策信奉孤立主义的美国领导人过早表示肯定。

特朗普会让灾难重新发生?

记得特朗普在获得选举人团多数票时,即官方都尚未宣布正式成绩,安华便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送上热烈祝贺,称赞其“非凡的政治复出”,也期许马来西亚和美国将为世界尤其是中东和平带来转机。

结果,一个败血复活的特朗普,在上任不到两个星期,就提出一个颇有争议性的“和平计划”——强行迁移加沙走廊居民,将他们驱逐到埃及和约旦。这一提案不仅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更引发了巴勒斯坦、阿拉伯国家乃至美国内部民主党和自由派的强烈反对。

国际反弹原因无他,特朗普此举与1948年、1967年阿以战争后大规模巴勒斯坦人被迫离散的惨剧如出一辙。1948年阿以冲突导致约71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1967年六日战争再驱逾50万难民,惨烈之极,史称“大灾难”(Nakba)。

在安华声明同时感谢的埃及和卡塔尔,前者的总统已经强烈表达对这个提议的担忧,他希望大国领袖特朗普可以回归理性。遗憾的是,首相似乎对这个提议没有给予任何意见。我们不要忘了,就以巴冲突的议题,美国对马来西亚的外交压力早在拜登政府时期就不断上升。华盛顿多次向马来西亚传递外交照会,甚至召见我国驻美大使,就马来西亚在这一议题提出尖锐批评。

安华当时就直接在国会上批评美国给予的施压,并表示不会做出任何妥协。我很好奇,为何是拜登时期,首相就义愤填膺,指出西方世界的虚伪。但是,如今特朗普是直接列出一个绝不可行的“清理”方案,安华却不敢吭声。白宫换了主人当家,马来西亚的外交道德立场也跟著转变?

美国重商主义复魂

特朗普之政策体现了重商主义与孤立主义,坚持美国优先之利益导向。他所秉持的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思维,仅求短期经济利益与政治虚荣,对国际责任与道义担当置若罔闻。其孤立主义与排斥多边合作的本质,无不昭示美国利益至上的真实面目。

此种理念可追溯至16至18世纪欧洲盛行的重商主义,主张国家藉进口限制、出口鼓励及积累贵金属以壮大国力。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亦流露此风,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意在保护国内产业。
此外,特朗普常以制裁威吓新兴国际组织,于社交媒体上连番对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等金砖国家发出严厉警告,称若其推行去美化政策,将遭美国关税与制裁相报。他的这番言辞,不仅显示出试图以惩罚方式维护美元霸权之野心,亦将推动经济多元化与金融自主的国家推向对立之境。

自2024年下半年起,安华积极往各国揽友,欲令马来西亚加入金砖阵营,以谋求多边经济合作与战略自主。若特朗普真出手打击金砖国家,安华是否会抨击其孤立主义手腕,或因顾虑大马经济被祸及,故止步金砖?

再来,特朗普一执政便延续其首任期的外交方略,如退出《巴黎协议》(2026年生效),理由仍是该协定对美国经济不公,恐致失业与产业竞争力削弱。他主张该协定令美国承担过重减排责任,而中国、印度等国则享受宽松条件,对美国毫无裨益。试问安华,面对如此仅顾本国利益,将环保与人权置于次要位置的美国领袖,我们又能期待他在以巴冲突中有何实质作为?

东昇西降在中东新前景

美国长期忽视中国在全球南方的外交影响力,而中国却已成功塑造出西方之外的另一选择。美国只知抹黑中国,诬以其在中东潜藏隐患。然因中东各国与中国并无直接冲突,美国论调终究难以站稳脚跟。以色列数次军事行动,美国竟未予以直接谴责。唯当伊朗大使馆遭炸、哈马斯领袖哈尼耶被击毙之际,中国则斥以色列违反国际法与主权,并警告可能加剧区域冲突。

有研究者认为,中国于中东的策略在于避免直接介入,维护正面形象,并将安全责任留由美国承担。然而,笔者上文指出,孤立主义的特朗普对中东局势的将无任何作为。安华除欲寻求日本协力以重建加沙之外,更应积极邀请中国施展其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雄厚实力。诸多学者亦认为,倘若缺少大国参与,加沙重建将困难重重。倘若美国无法担纲,中国无疑是理想的合作伙伴。

李政豪

马来西亚中庸运动(MMM)研究员,关心马来西亚政治发展与外交。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