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台湾立法院(国会),很多人最先联想到的可能就是立法委员“全武行”的场景。无论是堆叠椅子封门、抢占主席台,还是激烈的肢体冲突,这些画面不时登上国际媒体版面,成为大家茶馀饭后的谈资。
最近一次冲突就发生在2024年12月,主因是国民党和民众党想通过选举罢免法、宪法诉讼法等法案的修正案,民进党议员则极力阻止,不惜提前破窗进入议场,最终双方爆发肢体冲突。当时事情传到马来西亚,引发了网络热议。从网民的评论来看,大多数人对这种现象抱持负面评价,批评台湾立法院是“国际笑话”,甚至讽刺台湾的民主。
根据民调,台湾民众也同样普遍对立法院的斗殴行为抱持负面态度。然而令人困惑的是,这类事件几乎年年上演。根据台湾中央研究院政治学者鲍彤(Nathan Batto)和美国肯塔基大学政治学教授艾蜜莉(Emily Beaulieu)的统计,从1987年到2019年,仅有两个年度没有发生斗殴事件,其馀年份都至少发生一次。
问题来了,如果民众普遍不喜欢,为何这些冲突仍然屡见不鲜?
回应支持者与议事规则设计问题
鲍彤和艾蜜莉两位学者认为,立法院中的少数党议员可以透过斗殴事件,来提升政党极端支持者的支持度,因为可以借此向支持者传达议员奋力抗争的讯号,让支持者了解到他们有尽力争取和发声。
以2024年底的斗殴事件为例,有些议员在冲突发生前后,不断透过社交媒体向支持者汇报“战况”,强调自己捍卫特定价值的决心,留言区也充满鼓励。这种现象表明,尽管斗殴行为在大众眼中显得不可取,但在极端支持者中,却可能产生正向反馈。
另一个解释观点则涉及台湾立法院的议事规则。有民意代表就指出,现有规则在保护少数党的权益方面存在不足。只要多数党内部团结就能通过法案,因此少数党只能透过拖延法案或争取发言权,来提升法案的受关注程度,以便增加议事筹码。
当少数党无法透过正式程序实现目标,他们便可能诉诸更直接的行动,比如霸占主席台或干扰议会进行来达成目的。
总的来说,台湾立法议员打架的原因,大致是为了对自己的极端支持者释出讯息,以及议事规则的设计问题。
多数与少数利益的协调
台湾立法院的斗殴现象反映了民主政治中多数与少数之间的博弈。虽然民主的基本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但并不意味著多数党可以完全忽视少数党。健康的民主制度还应包括“多数尊重少数”,提供少数党发言和抗争的空间,或许就有助于减少激烈斗争。
不过,虽然台湾立法院偶有暴力事件,但不代表台湾的民主就是糟糕的。根据美国的人权倡导机构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评分,从政府运作、政治参与、法治等多个层面来看,台湾都是运作良好的民主国家。因此在嘲讽台湾的民主之前,或许应该从各个方面来完整评估其体制的运作,方才能作出合理评价。
与台湾相比,马来西亚的国会虽然少见肢体冲突,但不见得我们的制度运作得更好,激烈的言语争吵和集体离席也仍然时有所闻。近期的一个例子,就是华语招牌事件在国会引发的激烈争论。这些争吵也可能是议员对支持者的回应,以及不同群体利益的碰撞。
试想,如果我们是特定政党的忠实支持者,当看到我党议员在国会怒斥其他政党的议员,是否会拍案叫绝,还是会希望他们能好好讨论即可?这种争吵是否能够带来实质的成果?马来西亚又是否有足够的朝野协商机制?
马来西亚正走在民主化的道路上,我们更应该去思考如何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以及避免被情绪所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