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已成为马来西亚每年雨季最常见灾难,季风性强降雨年年都会迫使数以万计的人被迫撤离家园。水灾不仅会威胁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对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尽管水灾早已成为每年雨季的“常客”,当强降雨是随著气候变化与城市化的加剧而愈加严重。水灾既与自然现象相关,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为何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城市建设中无法抵抗水灾所造成的伤害?
马来西亚位于赤道附近属亚热带雨林气候,暴雨、水灾年年都会如期而至。然而今年的水灾持续恶化,9州的灾民人数高达15万人,怡保美园超20小时超长持续降雨导致怡保美园红鹰园近250户人家昨日遭遇近4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怡保作为霹雳州的首府城市,马来西亚第四大城市,为何还会遭受水灾的侵害?是因为强横的天灾还是因为城市基础的排水设施没有跟上降雨的步伐?
九大州属之中受水灾侵害最严重的当属北海岸线沿线州属,其中吉兰丹是这次受水灾影响最为严重的州属,一共启动283 个临时疏散中心,为 10 个县的 2万9640 户余户受灾家庭约10万人提供临时住所。登嘉楼州也深受水灾困扰,水灾总共席袭8个县,导致 1万1648 家庭,共4万2179 名灾民被安置在 313 个临时疏散中心。水灾年年都侵扰百姓的家庭难道没有任何补救措施吗?
我认为,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各阶层官员对于政府决策执行力的懒散。近年来,马来西亚政府在应对公共事务、重大项目实施以及灾害救援方面的执行力频频被民众和媒体质疑。无论是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灾后援助的分配,行动缓慢的现象十分常见,马来西亚大多数城市都长期面临排水系统老化问题,但提升工程的审批与执行却屡屡拖延,遥遥无期。
例如以我长期生活的城市吉隆坡、雪兰莪为例,许多城市都会面临强降雨后经常出现的城市内涝,但却迟迟未见系统性修改与维护。一些早在第11马来西亚计划中被批准的工程时至如今都尚未完成,工期一再的拖延,导致水灾的影响年复一年加剧。甚至有部分灾区居民反映救援物资的分配流程十分的复杂,许多人在危机关头都必须等待数日才能获得食物和住所。灾区安置中心的运转也经常因为物资不足、人员的协调不力问题而受到拖延,在天灾面前都尚且如此更不用提平日里的基础交通建设等问题的无限期拖延。
习惯拖延的马来西亚政府其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行政流程繁琐与不同部门跨部门协作不足以及人力资源配置失衡。部分项目在政策制定阶段就已耗费大量时间国会的一读二读就可能还会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而这些项目的落实阶段缺乏监督和问责机制,导致项目的无限期拖延。加强对官员的问责制度也被认为是解决慢执行问题的关键。
政府执行力提升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与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马来西亚政府应该采取果断且有效的紧急措施,紧急预案应该有紧急预案的态度以及执行力,精简备案提呈的审批流程、优化跨部门协作,提高项目的透明度与执行效率。州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也同样应该同心协力的为危难中的人民解决问题,在大难之后积极的改善基础措施,在绝对的天灾面前应该摒弃不同政党的不相同意见,政府执行力缓慢不仅削弱了政策的效果,还损害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马来西亚应该通过简化官僚体系、加强问责机制,才能确保政策在执行层面高效落地,真正惠及人民。执行力是政府服务民众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只有政府行动迅速、结果明确,方能重建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共建繁荣与和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