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学生自杀事件频发,令人心碎。这些悲剧不仅是个体生命的消逝,更是社会深层问题的体现。青少年原本应是充满希望和梦想的群体,但如今青春却成了许多青少年无法承受的沉重负担。这种现象引发了对教育、家庭与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

在“只有考获好成绩才有未来”的社会氛围中,教育早已脱离本应承载的责任,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成绩成为唯一标准,家庭的期待和投入前所未有。父母的期望常常成为无形的枷锁,他们被逼成为“考试机器”,梦想和个性渐渐消失殆尽。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和能力,而不是分数竞赛。未能适应体制的,轻易被视为“失败者”,承受著难以言说的痛苦。

家庭与社会的角色同样令人失望。许多家庭看似为青少年提供一切,实则缺少陪伴和关心。在双职工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难以顾及他们的内心世界。隔代抚养加剧了代际沟通困难,青少年情感上愈发孤立无援。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心理支持体系和心理咨询师资源的匮乏,使家长和师长难以获得必要的帮助,以有效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许多青少年因此在孤独与无助中挣扎,求助无门,最终在沉默中走向绝望。

此外,网络暴力和舆论压力加剧了青少年的心理负担。社交媒体上的恶性比较与攻击让青少年身心俱疲,而他们却缺乏应对能力。更令人痛心的是,悲剧事件的反复出现可能引发模仿行为,而背后隐藏的深层社会问题却往往未被真正重视。

在这样的现象面前,大家还能继续坐视不理吗?教育唯有回归育人的本质,才能摆脱分数的枷锁。学校不妨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发掘兴趣与潜能,而非将他们推向单一的考试机器轨道。家长也应重新审视对“成功”的执念,学会接纳每个人的独特性,给予更多理解与无条件的支持。同时,社会需完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在学校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并为家庭提供更广泛的心理教育资源,共同为青少年的成长护航。

此外,媒体肩负著引导公众的重要责任,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的完善上,推动更深层次解决问题的方案。每一个生命都应被珍视,而非成为冷漠社会的牺牲品。每一次生命的消逝,都是对社会的警钟。过去无法改变,但可以让未来不再重演这些悲剧。青春应是梦想的舞台,而非压在青少年肩上的沉重负担。

赖芊翠

将心理学融入生活中穿行,在商界与媒体的交界切换。喜欢探讨人性,亦乐于字里行间寻找自由快感。时而变身文字侠客,磨笔成刃,拨乱见真。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