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国务卿布林肯先后来华,他们均指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产业存在产能过剩。但这一指责站不住脚。

通俗来讲,产能过剩是指产能供给大于市场需求,供给能力存在一定闲置。从宏观视角来看,产能过剩分为结构性产能过剩和体制性产能过剩。结构性产能过剩是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匹配,部分落后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形成富馀产能,先进产能却因为产业技术创新乏力而供给相对不足。体制性产能过剩是指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以及政府的过度干预,导致企业投资决策出现偏差,供给能力远远超过实际需求而产生的产能过剩。

中国是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的发展中国家,以自身的成本优势为全球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根据全球国际贸易的现状,只有当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时,才称之为产能过剩。一般而言,用产能利用率来衡量工厂的产能能否得到充分利用,进而判断是否存在产能过剩。2023年,中国产能利用率逐季回升,第一、二、三、四季度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3%、74.5%、75.6%和75.9%。

分行业看,2023年四季度,在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产能利用率环比上升,其中,电子、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7.6%、76.9%,环比上升1.1、1.3个百分点。事实上,与新能源领域密切相关的制造业,中国产能利用率均在75%以上,75%在全球同行业属于正常水平,并不存在产能过剩。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要判断中国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一方面,需评估中国的供给能力是否已经大于全球的需求能力。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958.7万辆,销量为949.5万辆。其中,中国国内销量高达829.2万辆,海外出口120.3万辆。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平衡,主要的销量集中在国内,而非美欧部分人士所言,“全球电动车市场充斥著平价的中国汽车,扭曲其他国家的市场。”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23年发布的《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3》,测算得知,在既定政策情景(Stated Policies Scenario,STEPS)下,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023.7万辆;而在公开宣称的承诺情景(Announced Pledges Scenario,APS)中,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1.8万辆。因此,中国目前958.7万辆的产量远低于未来全球的需求量,即便中国保持每年15%的产量增速,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也仅为2550.2万辆,远低于全球的需求。

众所周知,锂电池是新能源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否保持年化15%的增长产能,还受到锂电池制造能力的制约。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测算,预计到2030年,电池需求预计将大幅增长,在既定政策情景(STEPS)下,全球锂电池制造产能需超过3 TWh,为满足这一需求,还需要再建造50多个超级工厂;而在公开宣称的承诺情景(APS)中,全球锂电池制造产能约为3.5 TWh,为满足这一需求,还需要再建造近65个新的超级工厂。

关键矿物储量和开采

不仅如此,锂电池制造产能也受到关键矿物的储量与开采能力的影响,2022年,约60%的锂、30%的钴和10%的镍需求被用于电动汽车电池。而就在五年前,这三者比例分别约为15%、10%和2%。考虑到关键矿物的不可再生性,届时,全球很可能因为关键矿物不足导致锂电池制造能力不足,而非过剩。

另一方面,美欧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之所以这么低,是获得了国家的巨额补贴”这一说法也存在偏差。原因在于:一是,中国政府对于企业的补贴并未区分国别。以特斯拉为例,2020年,特斯拉凭借超十万辆的销量,获得21.23亿人民币(13.95亿令吉)的补贴,成为所有车企之中获得中国政府补贴金额最多的品牌。

二是,新能源补贴并非“中国特色”,各国为了早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目标,均对电动汽车以及插电混动车型推出补贴政策。法国政府为购买电动车的个人和企业分别补贴7000欧元和(3.5万令吉)5000欧元(2.5万令吉),为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补贴2000欧元(1.02万令吉)。德国政府从2016年开始就推行了补贴政策,消费者购买电动车最高能获得4000欧元(2万令吉)的补贴,而购买插电混动车型则是能获得3000欧元(1.53万令吉)的补贴。

据德国联邦经济与出口管制局统计,2022年全年,德国政府共向约64万名电动汽车消费者提供了约32亿欧元(163亿令吉)的补贴,消费者数量和补贴金额均创下历史新高。美国2023年8月通过《通胀削减法案》,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或插电混动车型,新车可获得7500美元(3.5万令吉)的补贴,二手车可获得4000美元(1.9万令吉)的补贴。总体来看,中国的产业政策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具有一致性,更多的是支持全球企业来本土建厂,强化本土产业链韧性,拉动就业与税收,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全产业链的有效整合。全球锂电池产业链受制于关键矿物的有限储量,各国需减少对关键材料的需求,共同合作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弹性和安全性。

杨水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