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访新加坡已是6年前的事。那次是随女儿及女婿辨公事、顺便游玩。住的是旅店,游玩的地方只是坐摩天轮,到武吉士(bugis)及乌节律(orchard road)逛街、进餐。旅程是名副其实的“走马看花”,并没有真正接触到一般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表面的印象是交通顺畅,街道整洁,旅游区的人潮很多,民众的生活节拍比较快。

最近与二兄重游新加坡,主要的目的是参加舅父85岁的寿庆。虽然我们有不少中等收入的亲友落根在新加坡,不过这次我特意想多接触中下层住在女皇镇政府组屋的舅父(退休前是德士司机)及其家人,所以就安排住在他女儿(表妹)位于兀兰(Woodlands)的另一政府组屋。从两间组屋步行十几分钟可到达快铁站,交通很方便。我们出入都搭快铁、巴士。

缺乏深层次友善

舅父育有一男四女。只有幼女大学毕业、未婚与舅父母同住,才得以将舅父名下的二房旧组屋转升至三房新组屋。两老退休金不多、经济上主要靠幼女支撑,最怕有病痛。其他三女都只有中学毕业,其中两个单身,分别从事美容、幼教等工作,收入普通,生活压力大。惟一的儿子,早年做生意失败、妻子离婚,现驾德士独自养育一女(读大学)、一男(读中学)。生活担子更重。

我花一小段文字简略地介绍舅父的家庭状况,主要的是它似乎是新加坡一般家庭的代表。带出新加坡的成功与繁荣背后,一般平民还面对著不少的的生活问题与压力,除非你是那少数的精英分子(据统计每个国家介于五至十个百分点)。以下是我所了解或观察到的一些问题:

(一)政府引入大量外国精英人士及马来西亚的技术工人,公民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年老的一辈都面对医疗费用、与子女同住的各种经济、伦理问题与压力。

(三)教育竞争激烈。只有少数的高材生才有机会上大学。少生小孩、或单身都是常态。

(四)交通虽然通顺,但上下班时段,快铁、巴士都爆满。很多设施似乎都接近极限。

(五)人民都很现实,虽具基本公民意识,如排队、不乱丢垃圾等,但我没有感受到更深层次的礼让、友善。

关于最后这点,我想举两个例子:(a)在超过十次的地铁行裎中,我都特意站在保留席的前面,只有一次有一位女青年让位。

我故意在另外两位没反应的年青人面前赞她有礼貌。不知另两人是否有被触动!我也注意到在保留席上方,新列车是用保留座位(reserved seat)来代替旧列车的优先座位(priority seat)。假如用reservedseat都没有效,下一步是否要立法罚款?

(b)舅父的三个孙子(包括一个大学生)在几个小时的逗留中,完全没有与我们两个长辈交流,只顾看手机或留在房间内。这情况真使我感触良多!新加坡的人文教育去了那里?他们是新加坡未来的主人翁呢!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