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选民,本来对国阵巫统恨之入骨,在2022年选举巴不得将行动党一直说“贪污腐败,种族主义”的巫统打下,且将其领导说成“盗贼”,或“盗贼”的支持者。但在希盟无法单独执政和国盟压境的前提,接受了巫统为执政党这个事实,且认同行动党与之合作和洗白,甚至助选。
也就是说,华人选民在不同语境,不同政治处境,是可以接受巫统国阵,甚至在民联时期,是可以接受伊斯兰党的。曾经很多华裔选民,信誓旦旦要巫统倒台,但是在2023年州选,还是“含泪”投给了巫统。
半岛166个议席中,华裔选民超过50%的,只有24席。也就是说,行动党或公正党在这24席,在今天的政局是可以靠著华人票,稳扎稳打的胜出。纵使是和口中说“贪污腐败,种族主义”的巫统合作,这些地区的大多数华裔选民还是会投给他们。
另外,有27个议席是混合选区。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族群超过50%。这一类的选区,华人选民多数为造王者,只要马来票分散,华人票集中,还是有可能为希盟带来优势。
剩下的,就是马来为主的选区了。沙巴砂拉越的政治生态和半岛有所不同。为了两州较为独立的政治体系以及经济成长,沙巴砂拉越的政党,都可以和半岛政党协商。他们曾与国阵,国盟合作,今天则是和希盟。
近期,希盟政府的政策,都不尽人意。从和美国的协议,教育方针包括不承认统考,没制度化拨款华教,华小礼堂禁酒u转,到经济发展事务包括更多赋税,津贴骤减,贪污腐败泛滥甚至比过往更糟,以及对社交媒体言论自由的打压,惹怒了马来选民和部分华裔选民。曾几何时,华裔疯狂支持的“华哥”,也被部分华裔揶揄为“巴国首相”。
虽说一些行动党的部长还是埋头苦干的干事,如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一些则被批评傲慢和狂妄。马华总会长魏家祥说出了部分人的心声,行动党和其网络军团则把枪口对准魏家祥,好像魏家祥向政府问责就是错误的,而砂拉越行动党,一些公正党后座议员做出了和魏家祥一样的问责则无恙,完全是自相矛盾。
在这个前提,很多华人选民以及更多的马来选民对希盟政府已经心灰意冷。问起华人,当今政客,何人顺心?有些一个都答不上。但有两号人物,若步入政坛主流,华裔则不厌恶,那就是凯里和其搭档沙里尔。
而马来社群,因为认为希盟一而再再而三戏耍了他们,且纳吉的政策一次又一次的打脸希盟,加上纳吉贪污案的审讯,被很多马来选民认为政治操控因素太重,对纳吉有著深度的念想。保守估计,纳吉个人魅力,至少掌握了15%的马来选票。这15%不是跟著巫统国阵,而是纳吉本身。因纳吉还在服刑,这15%分裂于国盟(第二选择)和巫统。
若纳吉和凯里回归政坛,华裔虽然厌恶他,但同时更加惧怕国盟。安华也没有给予华社很强烈的好感,在厌恶(纳吉),惧怕(伊斯兰党)和失望(安华)的选择下,纳吉将会是华裔厌恶,但含著泪接受的选项。即是-有希盟则选希盟,但倘若无希盟,在纳吉和伊斯兰党之间选择,更多要么不投票,或者第三方,要么就是纳吉。
凯里,可以获得华裔的青睐;纳吉,获得马来的支持。若纳吉提早获释,凯里加入巫统,基于华社对部分希盟领袖贪污腐败,打压言论自由,傲慢自大,宗教主义等等做法的小失望,国阵将会是希盟和国盟的双刃刀。届时,当华社在恐惧,厌恶和失望的前提,不出来投票,或者投给第三方,或者支持凯里手下的候选人时,纳吉可以从国盟手中夺回很多马来票。国阵,可能可以弱势回归,和希盟及沙砂政党组盟。毕竟,沙巴砂拉越大多数选民,是爱戴和拥护纳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