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强调礼法并治的管子,曾说过: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其意思是说:

做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谷物;
做十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树木;

而做一辈子的长久打算,最重要的事情是培养人才。

它强调的是,培养人才乃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精神的努力,这比种植庄稼和树木更为重要、更需要方法的工作。这才有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言简意赅的谚语。

种树最重要的是在于成长过程中,发觉树身开始长歪倾斜的时候,务必及时矫正竖直。莫要等到该树长大、树身长硬之时,再强行矫正已无济于事。

从另一角度来看,教育孩子这块,也必须从小培养:

坐姿没教好,长大以后便会身驼;牙齿长歪了便须及时镶牙;眨眼、口吃乃由没及时纠正的坏习所养成;孩子脾气刚爆,乃是因为从小被长辈惯宠所致;行为懒散是因为自幼没被训练劳作的关系 ... 这就是三字经里头所讲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了。

“养不教,父之过” :指出父母在抚养子女的同时,也应该要负起教育他们的责任。如果只注重提供他们物质上的需求,而忽略了品德和行为的培养,那就是父母的过失了。

“教不严,师之惰”:它强调老师在教学指导的时候,若缺乏严格的要求的话,那就是为师者一种懒惰的表现了。

换句话说,就是”养而不教,教而不严”,做长辈的过失了。

很多东方人很倾向西方式”爱的教育”来处理孩童的成长与学习问题,摒弃训斥体罚式的严苛教育方法。其实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看似温馨,但我们并没真正觉察到他们教育孩子的另一面,在东方人心中倒是十分冷酷的:孩子学走路的时候,父母在旁任由他们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而不伸出援手;初学游泳的时候,把孩子往水里一抛,任由他们喝尽水挣扎自己浮上水面而不拉他们一把;从小让其独居一室睡觉养成孩子的独立个性;成长之后,想要啥,就得自己假期打工攒钱自己去买等等,让孩子们在父母监视之下,接受严峻环境的磨炼与挑战,让他们了解任何所得到成果的真正意义。这些,都是东方父母狠不下心让孩子接受磨炼而 “受苦” 的地方。

不论是东或西方父母、师长,他们教育孩子方式为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良好有效的成长教育,都是非常不甜美、不舒畅(Uncomfortable)的,这个是为人父母务必要懂的道理。带甜味的药只是一种诱导,真正治病良药,肯定是苦涩难吞的。所以教导孩童,有时候确实该下点难咽重药才是。

教育孩子有如种树。若要树身直挺茁壮,在成长过程中务,必给予他们严密监督及时矫正,使之不会惯性长歪。矫正方法有东方式的”物理矫正法”,西方则有”心灵协调法”。不论是从生理”下重药”或从心理”施温药”,二者皆不宜矫枉过正,进而产生负面效果。

教育孩子如植树:
树刚开始长歪容易矫正
当根深蒂固之际,为时已晚
人在小时候恶习容易纠正
当长大成熟之时,为时亦晚
这道理,知易行难啊。

曾昭智

生于1958年,毕业于马六甲培风中学、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曾任职工程师、企业主管,退休后从事文化艺术工作。著作有“清评调”、文章见各报专栏。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