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青年钢琴家王文升在第19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中荣获第5名的佳绩,不仅为大马音乐界写下全新纪录,也让其母校恒毅中学引以为荣。

身为槟城之子,王文升的成就同样令槟州政府感到无比自豪。槟州首长曹观友、武拉必州议员王丽丽及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事务行政议员黄汉伟纷纷送上祝福,其中黄汉伟更正式邀请王文升回乡举办“荣归独奏音乐会”。

众所周知,肖邦国际钢琴大赛是全球最负盛名的其中一个钢琴赛事,每5年在波兰首都华沙举办,被誉为“钢琴界的奥林匹克”。所以,王文升能在如此高规格舞台上斩获佳绩,意义非凡。然而,政府是否会因此而更重视音乐教育的发展,积极发掘与扶持本地音乐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算高。即便学校设有音乐课,但多是让学生唱歌,鲜少提供学生学习乐器的机会。除非学生加入校内铜乐队或华乐团,否则很难在求学阶段接触到系统性的器乐教育。

栽培一名音乐家往往需耗费多年心血。以钢琴为例,就分为初级、中级及高级,各阶段都需要通过考试才能晋升,因此多数人都是从小就开始学习,以培养乐感和手指灵活性。

由于我们教育体系更偏重学术表现,缺乏从小发掘音乐人才的机制。很多时候,家长都需要自掏腰包承担孩子学习音乐的成本,一旦家庭经济能力有限,即便孩子怀抱音乐天赋与热情,也可能被迫放弃音乐梦想。

音乐学习确实费用不菲,比如一架钢琴动辄数千令吉,每月学费也需上百令吉,且随著级别的提升增加,还需额外承担教材费、考试费、演出费、著装费等支出,对一般家庭而言是沉重负担。

更何况,本地音乐界尚不如美国、韩国或中国般蓬勃发展,所以许多家长会认为音乐缺乏发展前景,使不少潜力人才无缘继续深造与发光。幸运的是,王文升的父母给予他支持,让他能够追求音乐梦想。他受访时除了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也坦言不是每个父母都能接受自己的孩子选择音乐这条路。

虽然槟州政府每年都通过乔治市艺术节,为各国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但若要真正让音乐扎根普及,还需从教育制度、基础建设、知识产权保障、补助机制等领域共同发力,营造更完善的文化生态,才能培育出更多如王文升般闪耀国际舞台的音乐之星。

郭碧融

七字辈,毕业自槟城理科大学传播系,现为私人学院讲师,业余为文字工作者。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