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九皇爷诞,大街小巷弥漫著斋香气息,哪怕不是信众,也总有许多人趁这时凑热闹吃素,我便是其中一员,因为这段时间的素食摊特别多样,气氛也格外热闹,只是不得不说,九皇爷诞的素食什么都好,就是有点贵。

当然,也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例外,例如许多非政府组织或庙宇提供的“乐捐素食”,让食客自由付费,以心意为主,这种方式原本是为了照顾低收入群体、推广善念,菜品也不马虎,许多甚至色香味俱全、诚意十足。

然而,这样的善意却时常被滥用,我就曾亲眼见过有人开著豪车、带著一家五口到乐捐素食堂“吃到饱”,最后却只象征性地掏出10令吉,这样的情景在槟城并不罕见,那些原本旨在帮助弱势的善举,反被有能力的人拿来“省钱”,令人无奈。

其实,没人要求必须多付,但至少应有分寸与体谅,即使食材由慈善机构赞助,烹调与运作都有人力成本。若人人只想“捡便宜”,最终只会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失去资源,让行善者心寒。

如今这种“乐捐素食”也不见了,连我觉得槟城最好吃的“印度素食”,也是“乐捐素食”模式的,只是后来停卖后,都让我怀疑是不是被人“捡便宜”到关门大吉了。

话说回来,我之所以会特地找九皇爷节的素食摊,多半是因为平日要找这些素食并不常见,加上这些年来,在九皇爷诞期间的路边摊已不像以前如雨后春荀到处可见,现在除了在庙宇附近,在住宅区真的不多见了。

至于在众多斋菜中,我最爱的莫过于“斋鹅”,虽名为鹅,却全素无荤。传统斋鹅以腐竹为主角,先泡软后摊平,下锅炸至金黄,外酥内嫩的口感,咬下去层次分明,那份口感让人难以停箸。

斋鹅。
斋鹅。

我也爱吃豆腐胜过青菜,所以朋友总笑我“吃素吃得不健康”。确实,如今许多素摊为了模仿荤食口感,使用了大量加工素料,如素叉烧、素斋鸭、素鸡块等,这些食品高钠、高油脂又充满人工香料,看似精致可口,却背离了素食“清淡养身”的初衷。为了迎合口味,有些摊贩还会加入素蚝油、糖浆、炸粉,吃多反倒加重了身体的负担。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另一派主打健康理念的现代素食,这类餐点以天然豆制品、菌菇、蔬菜及全谷杂粮为主,强调低油少盐、简单调味。蒸龙须菜、烫豆腐、香菇炖汤、五谷饭,不花俏,却能让人吃出清爽与平衡,这才是素食的本意。

至于我,偶而应节式的不健康,我还是会任性一下的。

九皇爷诞杂菜饭。
九皇爷诞杂菜饭。

陈振培

前新闻工作者及美食博客,命中应该有食神加持,一直都很有口福,跟美食特别有缘,希望吃遍人间美食。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