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沙巴州选即将到来,全国的目光将会投向婆罗洲,这次的州选议题主要有:沙巴政党强打“地方主义”,鼓动选民的本土情绪;州政府贪腐丑闻和扎拉命案后,人民对贪腐和权贵的审判;以及沙巴作为全国最贫穷州属,对发展资源的要求与谈判。

沙巴的“地方主义”并不是新事物,多年来都有著对中央政府的不满,觉得沙巴的资源被掠夺、政策被忽视、政治被边缘化、上世纪90年代巫统东渡沙巴后,更是对沙巴本土政党的压制。

从2018年和2020年沙巴州选成绩来看,民兴党和沙巴人民联盟(GRS)分别胜出,代表著“地方主义”力量在壮大,全国性政党在也要藉著这些代表著本土力量的名义或旗帜来上阵州选,意味著沙巴人希望更大程度掌握自己的权力,更自主地管理州的政策与资源。

当西马的政治陷入宗教化和族群动员的困境时,沙巴的多元民族宗教社会结构,天然就带著一种相对“世俗包容”的现实精神,选民更在意的是基础建设、经济机会等等,而不是神权或种族之上的话术,这种政治气候,恰恰能平衡西马政治的意识形态倾斜。

对沙巴选民来说,支持本土政党或者“地方主义”,可以不只是情感因素,而是一种“政治策略”,拒绝被西马政治牵制、拒绝各种宗教种族极端化、保守化的自主态度,从这个角度看沙巴的“地方主义”,则显得更进步与务实。

然而,“地方主义”要成为一种真正进步的政治策略,也还需要跨过沙巴自己的障碍,最近爆发的沙巴州议员集体贪腐案,就提醒著人们,“本土”并不等于“清廉”。沙巴政党虽然都提出以“地方优先”为主轴的口号,但这种“优先”只意味著资源和权力分配放手予州政府,而不是从根本上处理州内的滥权和腐败,到最后就算“地方主义”获胜,最后也只是换了一批人来分配利益而已。

同时,扎拉命案的舆论也扩大了民众的愤怒,当案件传出涉及权贵,而调查进度和审讯的过程都引起关注,也容易成为情绪的引爆点,这不仅仅关乎司法公正,更触及政治体系的腐败程度,因此这次州选也有著选民是否要趁机惩戒那些涉案政治精英阶层的意义。

在“地方主义”和愤怒情绪之外,沙巴选民也无法忽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资源配置和发展拨款。沙巴长期依赖中央政府拨款作基础建设,很多选区更是依赖著当权派议员的选区拨款处理地方民生,在这种结构下,就算选民厌恶西马政治、贪腐不公,也明白到如果所选议员若非当权派,可能导致地方发展和民生服务受阻。这种现实焦虑,足以让沙巴选民在理想与利益之间摇摆。

沙巴选民在这次州选的决定,混杂著理想、愤怒和现实考量,一方面是想要更为自主的政治方向;一方面则是用选票回应著各种丑闻和不公不义;同时,也顾虑到发展资源很大程度依然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上,这种复杂情绪使到沙巴州选有著更多的不稳定性。

这一次州选结果如何,暂时还没有人可以说一个所以然,且看沙巴选民会否给全国人民看到一些新的想像,新的学习。

李荣健

关注时事,参与政治,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天下事总得说理。不好口舌之争,唯有以文字明志。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