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月内, 国盟两大成员党——土著团结党和伊斯兰党先后召开党代表大会。距离来届全国大选仅有两年多,沙州选举更是近在眉睫,按理说国盟应同心协力备战,向选民展现团结一心的气势,然而近期却上演了一场"兄弟阋墙"的政治风波。
在伊党代表大会上,吉打州务大臣沙努西以他一贯的言辞犀利,暗讽土团党穷酸,连选举都要依赖伊党支持。尽管国盟主席慕尤丁的前幕僚玛祖基出面驳斥,实际上外界普遍解读这番话是批评土团党组织能力薄弱,基层实力不如伊党。
伊党主席哈迪和大长老哈欣耶新也双双认可伊党领导层接掌国盟的主导权。伊党在第15届大选夺下43个国会议席,崛起为全国第一大党,也是国盟的最大党,要主导国盟也无可厚非。
不过,土团党清楚意识到现阶段不能单靠马来选票入驻布城而必须争取非马来族群支持,因此不久前与12个在野政党达成共识,组成一个"松散联盟",成员涵盖多元族群小党,显示其有意摆脱"单一族群联盟"的形象。相比之下,伊党则坚持认为,在遵循伊斯兰教义的大框架下,深信伊党终究有能力单独或主导组织联邦政府。
双方在首相人选问题上的分歧亦浮上台面。土团党代表大会通过动议,继续推举慕尤丁为国盟首相人选;伊党青年团则建议由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取而代之,成为国盟首相候选人的第一人选。
国盟主席慕尤丁不仅面对盟友的质疑,甚至也面对党内逼宫的窘境。就在不久前结束的大会上,慕尤丁的演讲一度遭遇部分党员高呼"下台"而引发骚动。最近,传出120个区部主席签署法定声明,要求慕尤丁交棒韩沙。土团党在全国有202个区部,这形同近六成的区部主席对慕尤丁投下不信任动议。显然,慕尤丁的领导地位已被动摇。
随著大选脚步临近,国盟若迟迟无法就首相人选和领导架构达成共识,势必削弱外界对其执政准备的信心。内部方面,两党若持续争夺主导权,基层配合度将面临困难;对外而言,首相人选悬而未决,可能令选民质疑国盟的团结与执政能力,或影响选民的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