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黎残奥会,谢儮好再一次站上世界之巅。这位羽球残奥名将延续了东京的辉煌,再度让大马国旗在国际舞台冉冉升起。那一刻,举国欢腾,媒体高调报导,领袖争相祝贺,社交平台上尽是“大马之光”的赞美声。谢儮好,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然而,一年后的现实却残酷无比。残奥理事会(PCM)秘书长苏布拉坦承,因其中一家赞助商临时跳票,原本承诺的6万令吉缩水。剩下的奖金只能零散分批发放,拖延至今才勉强到位。
理事会的说法更令人咋舌。苏布拉解释,因为“没有签署合约”,所以无法追究赞助商责任。简单一句“无能为力”,便把运动员的权益抛诸脑后。问题在于,理事会明知赞助涉及运动员切身利益,却仅凭口头承诺就公开宣布,博取媒体版位,既没有合约保障,也没有风险预案。这是赤裸裸的失职。换言之,运动员正是被理事会的草率与疏忽出卖了。
更荒谬的是,当谢儮好在社交媒体发声质疑时,理事会不但没有检讨,反而高调召开记者会,扬言要控告他“诽谤”,甚至致函相关单位,考虑将他禁赛。这已经不是管理不善,而是赤裸裸的霸凌。一位为国争光的冠军,凭什么因为提问就要承受如此威胁?如果今天谢儮好被惩罚,那么明天还有哪位运动员敢对制度不公发声?大马残奥理事会,正在制造白色恐怖。
若赞助商退出,理事会应启动备案,甚至动用自有资金垫付,再向赞助商追索,而不是让运动员成为牺牲品。真正该被追究的,是那些失信于前、制度设计粗疏的理事会管理层,而不是挥汗夺金却仅仅要求合理待遇的运动员。
在这场风波中,青体部长杨巧双起初选择与理事会保持距离,只强调政府奖金早已发放,问题与部门无关。这话或许正确,却显得冷漠。一名为国争光的冠军,被自己部门底下的体育机构威胁禁赛,主管部长难道不能站出来明确表态不认同该做法?若无法阻止理事会动辄以“诽谤”与“秋后算帐”压人,那么她“力挺”再多,也只能是亡羊补牢。运动员的尊严与权益,仍在制度的阴影下被践踏。
赞助商的退出固然令人遗憾,但真正让运动员受害的根本原因,是理事会的制度失职。没有合约保障,没有备案安排,却大肆宣布,赚尽掌声。当承诺落空,理事会选择推责,甚至反咬运动员,这才是最大的荒谬。
责任在残奥理事会,不在运动员。拖欠奖金的人,才应该被追究,而不是那些为国争光的选手。当一位残奥冠军必须冒著职业生涯风险,才能讨回本属于他的奖励,这是整个制度的耻辱。
从举国欢腾到白色恐怖,谢儮好的遭遇揭示了残奥理事会体制的荒谬。真正该被制裁的,不是敢于提出问题的运动员,而是失信于前、傲慢自保的理事会。若主席依然选择硬撑、拒绝承担责任,那么,他才是最应该为这场羞辱下台的人。
谢儮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