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优异生,升大学得不到自己心瞩的科目,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近期,一位黄姓同学通过马华总会长魏家祥开了记者招待会,把这委屈给道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次与过往不同之处是政治层面的矛盾。过往类似的情况,都是行动党或者公正党领袖召开发布会,对执政的马华进行指责和批评;这次情况则是倒转。
高教部官员的回应,非常草率。说有1127名学生在STPM或者同等学位,获得100满分(90%成绩,10%课外活动),而黄同学只获得99.9分(即是成绩满分90%,但课外活动9.9分),排在1129名。马大的会计系则只给予85名额的学位。官员指出,马来西亚公立大学遴选,都是以“唯贤/Meritocracy”)为标。
这回应非常模糊。第一,1127满分者,多少是STPM,多少是如大学预科班(Matrikulasi)?第二,全部都选列马大会计系为第一选择?第三,有多少人在马大会计系是通过全费(SATU系统),在成绩没有100分前提获得学位?
以“唯贤”作为回应,整体上已经是错误的说法。了解STPM和大学预科班的读者都知道,STPM比大学预科班还难上数倍。而课外活动学分,大学预科班比中六STPM更容易获得满分。在这个不同的大学先修课程中,将STPM、大学预科班,甚至是大学本身的预科班(Asasi)列为“同等”,并将其称为“唯贤”,已经是不正确和错误。
这个情况,比过往更为糟糕的是,STPM考生在2023年前,只需要和大学预科班学生竞争学位。如今,还要和全自费(SATU)的学生争夺学位,STPM已经处于“打压学生”的姿势。
根据高教部在国会的回答,2023年马大热门科系之一,牙医系于2023年的遴选,223名大学预科班学生获得学位,而102位(国内与国际学生)通过全自费SATU获得学位,而通过STPM的,只有少得可怜的两位,就是连1%都不到。官员则有意无意避开很多关键数据,如国内SATU生是否都获得满分?
在这个前提,马华魏家祥全力为弱势华裔优异生争取。黄姓同学在上诉还未成功时,已经获得多方邀请,包括拉曼大学,以及一些奖学金的资助。但,又有多少如黄姓同学的优异生,认命而放弃争取?
行动党的政治人物,在内阁当权的,静静为主。而出来发声的,则是不在内阁当权的中层领袖,以文告或者社交媒体公告个人立场,仅此。
当希盟在非土著选区竞选时,多数都是对垒马华。最大的竞选宣言之一,就是公平对待非土著。笔者在此保留中立立场,因为笔者对土著制度有另一番见解。但是行动党令到华社失望的是,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和立场,而用于攻击马华的政治课题,今天则自己必须承担,成为名副其实的“马华2.0”。即是说,行动党要面对的不是马华,而是曾经的自己。
在没有SATU时期,STPM优异生已经处于下风,昌明大马执政后,STPM生更是要不公的与SATU自费生竞争,比之前的情况更糟。
若行动党要捍卫本身曾经的立场来反击马华,则必须全党一致站出来阐明立场,在内阁确保公平公正,给予听信行动党承诺的选民一个交代,而不是通过影射马华和国盟来混淆视听,或者静静,让一两位无关紧要的领袖发文告来草草了事。这样,只会可怜被遗弃的(无论种族)的优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