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看到电影《南京照相馆》后,最普遍、最直接的反应是对暴行规模的震惊。许多西方人虽然知道二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但对亚洲战场上日军的暴行,特别是南京大屠杀的细节和规模知之甚少。

许多人在影评、社交媒体和讨论中会写道:“为什么我在学校没学过这个?”、“这是一段必须被讲述的历史”。

相比西方政府,西方人民还是有朴素的情感道德的。很多观众在了解历史,对日本迄今仍否认或淡化这段历史的势力时,通常会感到愤怒和不解。

1997年,英文版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出版。作者是已逝的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

张纯如著作一经出版,立刻在西方引起巨大轰动。日本右翼势力对张纯如采取极其恶劣、充满攻击性和恶意。对她的诋毁同时也伴随大量的仇恨邮件、恐吓信和死亡威胁,最后据闻造成张纯如的自杀。

和之前不清楚此事的人感觉一样,谁人遗忘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呢?不是年年纪念吗?揭露日本二战暴行的人多的去,为何日本右翼如此针对张纯如?

因为张纯如所谓的“被遗忘者”指的是西方人,而不是亚洲人和华人。

西方依政治需要淡化屠杀

西方在二战历史的叙事是选择性的,都是为服务其政治目的。所以西方人只知道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却选择性忽视纳粹也杀了25万至50万吉普赛人、2500万至2800万的斯拉夫人。

张纯如的伟大之处在于,她以一己之力,冲破了西方世界的沉默,让英语世界全面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恐怖,撕破日本“文明”包装,这也是日本右翼对她的恶毒攻击原因所在。

长期依附美西方的日本,长期在西方塑造的形象是文明、礼貌、洁净、有序、安全、勤奋、“卡哇伊”(可爱)文化、动漫王国、注重细节、品质和美感、具有强大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这和二战中泯灭人性的野蛮几乎沾不上边。但了解者就知道这就是日本双面性格“菊与刀”的文化。

美国二战角色没那么伟光正

作为美国战后反共的亚洲盟友日本,美西方对它的罪行淡化处理。头号战犯裕仁天皇被轻纵,把他包装成一个受制于日本军阀的傀儡,但若裕仁真无实权,他又如何能宣布结束(投降)战争呢?

同样,大量日本甲乙丙丁战犯也被轻纵不受审判,还能进入政坛,操纵日本国家走向。至今日本台面上的各种政界门阀,基本都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后代子孙。

石井四郎是细菌战的缔造者和731部队的实际领导者,该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研究。

石井四郎及其助手与美国军方达成秘密交易,以提供731部队的人体实验和细菌研究资料为条件,换取美国保护其人员免于战争罪的起诉,从而使得731部队的大部分成员逃脱了审判。

美国在二战中并没有那么伟光正。在1939年9月,美国一直允许国内私营企业和纳粹德国与日本继续商业往来,提供汽车、工业设备、技术、石油。

1931年至1940年,日本侵略中国的10年间,美国一直在充当日本的“后勤部长”,卖给日本大量战争物资。用美国众议员斯克托的话:“中国人每死100个军民,就有54个死于美国资本家的军火之下。”

因此在美国参战之前,其作为和现在拱火乌克兰战争吃人血馒头是一样的。

用科技包装文明合理化屠杀

《南京照相馆》剧中,日军对合理化屠杀的方法,是把中国人非人化,只有把他当作牲畜,杀起来才不会有心理负担。这和纳粹屠杀犹太人,犹太人屠杀巴勒斯坦人都是同一心理。

这种种族优越感来自器物技术的先进。日本文化和西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畏威不怀德。二者其实文明水平偏低,只是近代因通过剽窃东方技术(西方工业革命技术基础几乎都不是原创)、火药的引入使得欧洲战争推动重工业发展、对外殖民掠夺和倾销、奴隶和鸦片贸易等,才使得其器物科技在原来剽窃而来的基础上出现升级飞跃。

为了合理化自己殖民掠夺暴行,西方创造了很多论述,其中一个就是“文明和野蛮”,以器物进步来简单定义文明,打著文明旗号来奸淫掳掠。

下图是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法国的一个时事漫画。漫画中把义和团抵抗西方的入侵行为定义为“野蛮”。但自己杀中国人的入侵则被定义为“文明”。

虽然义和团愚昧,但为了“启蒙”所谓的野蛮社会而变得野蛮,本质上还是野蛮。这和现在美西方用炸弹散播“民主”并无区别。

日本文化和西方一样就是只尊重强者,能不讲理就尽量不讲,会讲都是迫不得已的。近似的思维让日本没有犯下中国以己度人的错误,能够很快明白西方崛起的真正原因。

1996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的代表作:《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就明确指出:西方成为这世界的赢家,所依凭的并不是其理念、价值或宗教的优越……而在于其更有能力“运用有组织的暴力”。

西方人经常忘记这一事实;而很多非西方的民众也被忽悠,把西方崛起归咎于“西方党争式选举”和“自由市场”。但日本则非常清楚,所以明治维新时就师从西方,把握这千载难逢机会让日本工业化,以入侵尚未觉醒的农业中国。

所以从中日甲午战争开始的旅顺大屠杀到1945年战败,日本都是站在西方思维角度,“以自诩文明来惩罚野蛮的角度来来合理化自己暴行”。

《南京照相馆》就破斥了“文明惩罚野蛮有理”的观点。

剧中杀人的不只是子弹,还有照相机。在当时,相机小型化是刚出现没几年,这个先进的工业产品一样能伪造“中日亲善”来杀人。

日本虽然从中国学了儒家思想,但一传到日本就变质,《南京照相馆》是准确反映日本口中的礼、义、仁、智、信和中国的礼、义、仁、智、信完全不同。

所以你不要奇怪日本人喜欢“三姓家奴”吕布,任何一个有正统儒家熏陶的人都不会认可。

所以你会发现剧中,日本发现自己暴行被媒体揭发后,只认为这是羞耻,但却没有道德上的罪恶感。

待续

朱冠华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