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种族之间的差异,其中一项,就是对“爱国”的诠释。“爱国”,有人以片面形式看待,有人以精神看待;有人当成是责任,有人则当成是体现。

华人对爱国的诠释,多数是以个人所为对国家的贡献为基础。譬如,一个尽责工作的员工,每年定时交税,为国家带来经济发展;或者,一位运动员,台下十年功的刻苦耐劳,在国际舞台上闯出一番事业,以冠军的姿势,让国旗伴随国歌飘扬于海外;又或者,是国民互相团结爱戴。

在这个诠释的背后,爱国精神,是以交出一份个人成绩单为标准。同时,没有“不爱国”的表现,只有“还在努力体现”爱国。这应了孔老夫子对“责任”的秩序:先是“修身”,再“齐家”,“治国”,后“平天下”。

阿克玛式的爱国,是大多数马来西亚马来人认可的“爱国诠释”。一个国人,有责任将自己的爱国精神,正确无误的表现出来,多属于形式上的爱国。

挂国旗,确保角度正确,爱国旗,立正唱国歌,把象征国家的一切,自豪的展现出来。国庆月,会看到以这方式诠释爱国之人,将国旗正确的悬挂,把国旗挂在车上,用国旗修饰自己的穿著等等。

这两个诠释国旗的基本概念,其实没有冲突,一个注意形式,一个关注国家整体。一个人,可以同时有华裔和阿克玛式的诠释。然而,这两个诠释的冲突,则发生在如何以自己的诠释,强加于人。

华裔的诠释,是以“国家整体”为单位,诠释集体在经济发展,让马来西亚声名海外,全民福祉为基础。也就是说,会以本身交税协助国家发展,选个不贪污的政府,确保人民幸福,努力在国际舞台上让马来西亚扬名天下为“爱国”体现。

这,很容易让人产生,对一个对国家贡献不多的人,甚至族群,产生偏见。即使不说,心中也稍微蕴含类似的情绪。

而阿克玛式的诠释,则是以个人如何呈现“爱国”来审度他人。一个人不挂国旗,国旗挂不正,就是不爱国。对于不爱国的人和族群,我们应该愤怒和纠正,并要求他们立刻展现爱国。

换句话说,因为不同的诠释,而要求他人遵照自己爱国的方式,才是为何一些人对华裔的“爱国之心”有偏见。

不同诠释

华裔对爱国的诠释,是对国家发展最有力,最有实际效果的诠释。然而,也不能被无法直接对经济做出贡献的人所接受。同时,也有一些人,因为无法接受民选政府的政策与本身理念不符,影响本身发展,而选择离开马来西亚,移民海外。甚至还有一小部分的人,对祖籍国还保留了类似的“爱国”情操,在祖籍国与祖国发生边境摩擦的时候,心还情牵祖籍国,因为把祖籍国和祖国比较,祖籍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国力,比祖国还高。这也是阿克玛支持者对这些人厌恶的原因。

因此,才会有人说“难道不挂国旗就是不爱国?”,或者“难道挂国旗就是爱国?”。挂国旗等于爱国这样的诠释,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国际化的诠释。但如果没有立法要求一定要挂国旗,那就是法律上没有规定不挂国旗就是不爱国的体现。

华裔对挂国旗的真正诠释,是看对政府的满意度而定。若很满意政府,则国旗高挂;反之,则不挂。对华裔而言,政府是国家的主要成分。不满意政府甚至会将国旗倒挂(如2013年选举):这恰恰是马来人不能苟同的,对大多数马来西亚人而言,国旗大大凌驾于“政府”,高于一切,包含了人民,土地,边境,元首,和一切国家美好的元素。对国旗不敬的人,就是不爱马来西亚(的象征),不配当国民。

当两个族群不能有共同诠释,就会加深族群间的矛盾。

戴子豪

律师兼评论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