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当教师的朋友聊天时,他说现在学校的食堂已经没有摊贩卖熟食,只有预定的学生营养餐,老师们不是自带饭盒,就是叫外卖。听到这里,我忍不住觉得有点心疼现在的小孩,因为在我们那个年代,学校食堂不只是吃饭的地方,它是童年的美食天堂,是学生时代最纯粹的快乐泉源。

不信的话,你随便问问身边的朋友,他们回想起来最难忘的味道,十有八九,都跟学校有关。

小学食堂。
小学食堂。

我小学读的是A型学校,学生多、选择多,食堂的菜色简直像缩小版的美食中心。我们的经济米粉不只是干炒米粉而已,还能加蛋炒,甚至加料升级。对现在的人来说,这没什么稀奇,但在80年代,那是妥妥的“土豪食堂”啊。

不过,经济米粉只是开胃菜,我最爱的是那摊每天变花样卖不同面食的档口,而我的固定点单是鱼丸汤,然后往汤里疯狂加特制辣椒酱,每一口喝下去,都是酸爽直击灵魂。

如果觉得面食及经济米粉不管饱,我校还有杂菜饭,炸鸡配饭,在那个年代是销魂的美食。

当然,我们的食堂不只是有这几样东西就能应付我们,我们还有咖啡摊、娘惹糕、冰饮,甚至有零食摊。

你说不健康?对不起,我们那个年代就是这样一路吃过来的,而且吃得很快乐。偶尔,还会有美禄或维他精的快闪促销车进校园,打著“特价”的旗号,学生们蜂拥而上,抢到就是一种成就感。

然而最期待的时刻,还是放学铃响起后,校门口排成一列的小贩们。啰惹、冰条、Potong冰淇淋、咸酸甜、各种包装零食,放学后的那片空地,是小学生的快乐宝藏库。如果嫌不够过瘾,再走远一点,还有杂货店等著我们,仿佛打开了一整座吃货的平行宇宙。

冰条。
冰条。

跟现在的营养餐比起来,我真的替现在的小孩感到可惜。若食堂变成只有预定的学生才能用餐,没订餐的学生得自己找角落吃饭。少了摊贩的烟火气、少了跟同学挤一挤的乐趣,童年像被削去一大块颜色。

到现在我还会怀念自己咬著一片圆圆的沙葛,上面铺满啰惹酱和花生碎,慢慢步行回家的日子,那是一段没有烦恼的岁月,连午后的微风都带著甜甜的味道。

有时候想想,我们吃的不只是食物,而是那个年代的自由和快乐,而现在的孩子吃著健康均衡的营养餐,却少了属于童年的那份“乱七八糟的幸福”。

沙葛啰惹。
沙葛啰惹。

陈振培

前新闻工作者及美食博客,命中应该有食神加持,一直都很有口福,跟美食特别有缘,希望吃遍人间美食。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