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13岁女寄宿生扎拉凯丽娜坠楼案,原本就如同其他坠楼事件般,并未在华社引起太大关注。然而,这起发生在7月中的命案持续发酵至今,丝毫没有平息迹象,甚至可能冲击安华政府的信誉,摇动人民对体制的信任。

案发一个星期后,一名自称是扎拉亲属的人在脸书发文指,扎拉生前在校内遭受多种骚扰。这段期间内,社交媒体开始传出各式各样的谣言,包括案件涉及沙巴政要、死者曾被塞入洗衣机、指控警方试图掩盖或操纵真相等。

根据8月1日的媒体报导,死者母亲因独生女惨死而悲痛欲绝,无法冷静思考,只希望女儿能立即下葬。而根据内政部长上周一的国会答复中证实,查案警员和当值医生曾解释解剖的重要性,惟死者母亲坚持不进行解剖。扎拉案之所以掀起轩然大波,其一原因是死者母亲拒绝解剖,以致后来谣言甚嚣尘上。根据《刑事法典》,警方其实可以强制进行解剖程序,不过基于尊重家属意愿而“法外开恩”。

令人惊讶的是,一个明确标注以谣言为内容的帖子,居然有数千次分享。如果有人在食品上标上“含毒品”,大概没有多少人敢试吃;但在网络上,如有人已经讲明内容是“谣言”,即其说法未经证实,也可以是瞎编,网民还是照传不误。所以是人民媒体素养问题,还是网络言论过度自由?

结果,谣言如病毒般爆发,一发不可收拾。这名13岁的中学生死前疑遭霸凌在沙巴罕见掀起数场示威集会,随后迅速蔓延至全马各地,示威遍地开花。

若与七月杪“倒安华集会”相比,这场全马各地“为扎拉伸张正义”的示威更为政府担忧。“倒安华集会”只在首都举行,属于一次性事件;然而,“为扎拉伸张正义”集会遍布全国各地,每场集会人数均数千人之多。虽然“为扎拉伸张正义”的集会是由非政府组织召集,不过站台演讲的都是国盟领袖,看似国盟已乘机骑劫了这场集会浪潮。

尽管此案件已重新开档调查和进入司法程序,死者母亲和律师也发文澄清,造谣者更被控上庭,但广泛流传的谣言早已深入人心。网民已有先入为主和预设立场,对体制失去信任。信者恒信,网民还是会认为政要买通死者母亲、律师、造谣者、警察、政治人物、法院……,而自己才是唯一清醒的“真相守护者”。

追根究底,扎拉坠楼案只是导火线,更深层是人民早已对体制失望,缺乏公信力,因而一有风吹草动便轻易选择相信“阴谋论”。

回顾当年,净选盟发动数场示威,同样也是全马遍地开花。许多示威者未必完全理解诉求细节,但他们上街在于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如今的情况亦然——反霸凌确实是集会者的关注点之一,但若夹带政治动员的因素,则对安华政府而言无疑是危险讯号。因此,安华政府必须以透明和公正的方式处理此案,正视社会舆论,并尽快重建人民对体制的信任。

谢光量

毕业自马来亚大学统计学系,曾任隆雪华青团长,目前为隆雪华堂和林连玉基金的董事以及雪隆福建会馆青年团秘书。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