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弟弟溥任能够在北京全身而退,以教书为业直至终老,是因为他选择避开充满是非的政治风口。他两个哥哥溥仪和溥杰刚好相反,因贪图荣华富贵而卷入伪满洲国的是是非非,到头来也不尽人意。从醇亲王载沣三个孩子的人生的选择,其实是智慧的体现。因此,选择职业到选择圈子,无时无刻都在考验一个人的远见和智慧。例如有些人处心积虑等待上阵参选的机会,却始终未能如愿。但说实在的,即便有机会上阵,是福或祸尚是个未知数。

大多数人一生出来都在往上爬。爬进了一个圈子之后又往另一个圈子爬。一个人同时往不同的圈子混,目的在于结交人脉。但是,有些圈子因血统不同,不是出自同一个体系者,很难融入其中。即便有些渊源,因派系不同,一但贴错门神,也挤不进圈子的核心。如果能够提供的价值未到位,没有别人稀缺的资源,试图跨越阶层的美梦是很难实现的。

人生的布局,除非自己能够创造新格局,大部份人都难逃职场的游戏规则。即便是相对较单纯的学术界,在教职的聘任关系与个人学术养成的出身血统有著很大的关系。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时代,非我族类在申请阶段一般就被刷掉。目前的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人才过剩的情况,血统认证就成为筛选的门坎。也正因为学界流行派阀门第文化,让血统关系影响了人事聘任的操作,但长久下来也出现了近亲繁殖的不良文化,也阻碍了学术研究的自由发展。也难怪一些大学的成才率偏低。

在讲究关系的年代,人在江湖,要人家提供资源或机会,如果缺乏关系,就得靠自己积累一点本事。现实社会中有事向人叩门求助时,人家对你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事情能否往下谈的关键。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一身抱负却碍于欠缺一个机会,千里马苦于得不到伯乐的赏识。其实问题不在于伯乐没有出现,一个再有才华的人,如果连江湖的人情事故都没学会,再多的伯乐看了都会转头就离开。

大部人原本理想中的人生路线图几乎都是完美的,并且习惯用理想中完美的生活与现实中的不完美进行比较,然后感慨两者落差来细数自己人生路的不如意。其实,不完美的人生才是一种常态,能释怀者,自然能够轻松自在。
 

郑名烈

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