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月,马来西亚的国旗似乎比往年更频繁地出现在新闻里。今年,它好像经历流年太岁一般,一次又一次被放大检视推到舆论中心。
先是今年4月,《星洲日报》在封面误植国旗,开始引来政客口诛笔伐。接著,教育部在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成绩分析报告这等官方文件上出现国旗图案错误,再次引发议论。如今,进入国庆月,许多民众自发在家、店铺门口或校园范围挂上国旗,却因为无心的倒置摆放,瞬间被某些政治人物拿来放大解读。短短几个月里,国旗从象征团结的标志,变成了检验“爱不爱国”的工具。
然而,把国旗变成政治斗争的工具,并不能真正提升国民的凝聚力。这种氛围,被部分政客推向了一个奇怪的方向。巫统青年团长阿克玛曾公开要求执法单位严厉处分,教育部长法丽娜也在媒体上强调必须“对付”倒置国旗的行为。严肃到仿佛一块布上的图案,比物价上涨、治安堪忧、司法危机、经济低迷更迫切需要被解决。于是,这个原本该是举国欢腾的月份,却开始弥漫一种让人不敢随便挂国旗的压抑感。
我始终相信,无论什么种族、信仰或母语,绝大多数马来西亚人都是真心热爱这个国家的。爱国,不是政客喊几句口号,不是挂国旗的角度是否精确到位,更不是挂多少国旗。真正的爱国,是愿意理解身边不同族群的文化与信仰,是在生活中彼此尊重,避免被煽动成对立的工具。
然而,现实却是另一幅景象。一些政党热衷于用“表演式爱国”来证明自己,有人夸张地送上巨大到覆盖建筑的国旗,然后拍照发稿,有人像街头流氓一样威胁要带队“拜访”误置国旗的商家。更讽刺的是,教育部前阵子还大力推行让全国学生佩戴国旗扣章以“提高爱国情怀”,结果自己在官方文件上竟然把国旗做错。这样的宣导方式,不仅本末倒置,更像是一场在形式上做足功夫、却忽视内涵的劣质政治表演。
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面对阿克玛这样傲慢无理、仗势欺人的态度,内政部与执法单位初始时竟然默不作声。商家和学校明明已经道歉,且并非故意,却依然被这些流氓式的政客咬著不放,大放厥词,把一件小事搅得天下大乱,只为博取媒体版面以及捞取政治资本。真正破坏国家和谐的,实是那些拿著手机拍照、拍影片上传,刻意把画面丢到网络上煽动情绪的有心人士,还有那些在网络上起哄、挑拨族群感情的人,才是最该被揪出来对付的对象。
除了人为制造的政治争议,科技带来的疏忽也可能引发类似的风波。很多人在制作社交媒体所使用的节日海报或学校、商场的活动宣传时,都会使用线上设计平台的内建图库。但这些图库里,不少素材是AI生成的,而AI的“美工水平”有时连国旗上的星星和条纹数量都不对。过去,也许没人会在意一张配图的细节,但在这一连串事件之后,设计师恐怕得一张张数清楚星星与条纹,否则很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建国68年了,我们依然被迫用这些形式去证明“我爱国”,而不是用国家的进步去证明“这个国家值得被爱”。爱国,本该是自然的发自内心,并非在政客的嘴里。
看看新加坡刚刚过去的国庆,没有铺天盖地的口水战,没有动辄的上纲上线,而是井然有序、举国欢腾的庆典、全民共享的喜悦与成就感。那种氛围,就会让人打心底想升起一面旗帜,而不只是挂在屋檐上的一块布而已。
或许,这一连串的国旗风波,正在提醒著我们:真正的危机不是无心的挂错国旗,而是国民团结和谐这件事,在一场场毫无建设性的政治表演里被消耗掉了。同时也呼吁政客们收起这种低劣的政治消费,把心思用在真正让国家变得更好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