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与友人谈及,早年中学时期的数理考试,往往演算过程中虽一路顺利作答,唯独到了最后,一个粗心大意算错了答案。改卷老师一般上都会在该道题作答上予以考量,打一些”同情分数”,不会”赶尽杀绝”将整道题给打上零分。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对学生们常讲的一个做事大道理,那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如上例子,演算过程属”耕耘”,答案结果是”收获”。这就是为何慈祥的老师,考试时同学们演的算正确,但最后因粗心写错答案,仍会给与”同情分数”予以安慰。
然而,学习过程结束,同学离校踏入社会后,工作经验会残酷的告诉我们,在这社会无情世界里,老板或上司,对我们的工作表现,评估打分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同情分数”这回事。盖因职场里,员工们所犯的错误,都会令公司在某种程度上蒙受一定之有形或无形财务与机会损失。现实生活中,根本就没有”同情分”这回事。
民国初期的古典文献学家、书法家启功先生,在讲课时,曾有学生请教执毛笔方式与书法优劣之关系。启功先生回答说:”以执笔法论断书法之优与劣,是最难令人信服的。比如说我们街边卖的包子,你其实只需看包子内的馅料质量,管那厨子是站著,还是坐著捏面团,是五之指捏还是四指捏的呢?倘若厨子站出来回答说,”我有时站著,有时坐著,用的是左手三个指头捏的褶。”,你是否还会买不买?而左手三个指头捏褶的包子,难道就立马会变得不香了?咱们或许得先搞清楚,我们这是吃包子,还是吃手艺了?
所以四只手指还是五指握笔管,书家们都会各自有其道理与方法。然而,我们最终所鉴赏的,还是以该作品的水平,内涵和书法气质表现为准。写字过程,只是醖酿、构成精彩书法所走过的途径而已。
2022年大马在最高元首的谕旨下,第一次成立了联合政府,由安华任首相至今。隔年,首相安华即推出了”昌明大马”(Malaysia MADANI)的概念。这个概念主要是关注在国家的良好治理、可持续发展和种族和谐方面的努力。没多久,”昌明大马”的爱国歌曲便面世了。其中歌曲部分内容如下 :
Peradaban kita bangunkan
Bina kota bina insan
Dari budi jadi budaya
Bina asas kemampanan
Kesejahteraan masa depan
Ayuh seluruh anak pertiwi
Bangunkan Malaysia Madani
Sepenuh hati jiwa semangat
Terus meyakini
Malaysia Madani
其歌曲内容中文翻译(谷歌翻译):
我们发展的文明
建造城区与孕育人民
从美德到文化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未来的福祉
全国的子民们加油吧
建设昌明马来西亚
充满积极心灵和与灵魂
继续深信
我们的昌明马来西亚
歌曲内容洋洋大观,我们可以一窥首相安华为打造未来和谐、有美德与文化的大马及人民希望所做出的努力。Malaysia MADANI 订下了六个核心价值观,那就是永续、繁荣、创新、尊重、信任与关怀。这也反映出首相安华,希望为他所领导的这个国家与人民前途,务必要付出的努力与决心。
然而,事与愿违,去年国内就发生了多起与种族与宗教不协调的矛盾如”真主袜”事件,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卑劣政客政治化炒作。最近所发生的”倒挂国旗”事件,被同一个居心叵测的政客,再度炒作将事件大肆政治化。
人民纳闷的是,当局并未积极的立马处理与纠正这类有伤国家团结与和谐的卑劣行为,这完全违背了首相安华提出 MADANI 概念的初衷,当局迟迟未对肇事者采取行动,让人大有空雷不雨的感觉。
这是考试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的时代,以及启功先生的握笔、捏包子方式是否正确,悉视字写得好不好、包子味道可不可口而定的理论当儿,人民要的是,实际行动和最终的有效结果。
我们要的不是不到半年便虎头蛇尾几乎夭折,即学生必须在校服上佩戴国旗徽章,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认同感的无关痛痒国家政策。大多学子,目前都已恢复校服不佩戴国徽的日子了。
再这样演变下去,相信人民在大选前夕对各政党打分数时,就只会看结果,而不再有给予同情分数这回事了。届时的人民会感叹,面对同是烂苹果时,只能选不太烂、但仍可进嘴巴的苹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