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斗争之前,我们的‘将军’必须被释放!”——纳吉之子的这声呐喊,令人瞠目。
我原以为,这“将军”应是危难中挺身而出、为民牺牲的民族英雄;即便是个政坛硬汉,也该有几分风骨与担当。
谁料,所谓的“将军”,竟是因贪污滥权锒铛入狱的前首相纳吉!
“王者归来”?
你们眼中的“王”,是带领国家走出苦难的领袖,还是掏空国库、债台高筑、将国家信誉一脚踢入深渊的罪人?
若一个盗国者都能被神化为“王者”,这个社会是否已彻底丧失是非判断?
我们可以怀念旧时代的政策效率,也可以质疑现政府的执政表现,但绝不能将司法定罪的贪腐者包装成英雄。
所谓“纳吉时代是最好的时代”,确实——对某些人而言,那是个黄金年代。
靠近权力核心者,靠著项目合约和资源掠夺,活得风生水起。
那是一个“你认识谁”远比“你懂什么”重要的年代;一个法治屈从于权谋、媒体噤若寒蝉的年代。
如今,竟有政客一本正经地说:“我们不抗议,因为我们相信政府。”
请问:你相信的是三权分立的制度,还是权贵间的默契交易?
你尊重的,是法院的判决书,还是饭局上的“协议正义”?
特赦不等于清白
法律上,特赦制度确实存在。但必须澄清:特赦不等于无罪。它只是基于人道、政治妥协或皇权恩典的豁免,而非对清白的背书。
纳吉案不是普通刑事案件,而是震惊全球的SRC超级贪腐丑闻。他的定罪,历经调查、审讯、上诉、复核,由独立法院作出裁决,绝非政治迫害。
还有还在审讯的鲸吞亿万一马公司案(1MDB),震惊世界的丑闻案件。
若你今日高喊特赦,请直面人民的问题:
这个国家的正义,可以用政治协议换取吗?
可以用“痛哭流涕”洗白罪行吗?
若司法以眼泪为凭,我们还要法官做什么?
国家的希望,不在“谁回来”,而在“我们记得什么”。
记得贪污是错,记得不义不可常态化,记得真正的王者,须德行配位。
若连这些基本是非都可以妥协,我们就只剩一句“盗亦有道”。
你可以权衡利弊、讲究策略,但若连贪腐都能被美化,我们该教孩子什么?
——偷得越多、判得越重、哭得越响,就能“东山再起”?
若如此,我们还要教育、还要法治做什么?
当然,我不反对政治妥协的艺术,但我拒绝接受价值的彻底沦丧。
若这个国家还有一丝羞耻心,就不该容许“盗国者”在大会堂被高声歌颂,不该让“最黑暗的日子”被粉饰成“最美好的时代”。
你可以谈特赦,可以搞政治交易,但请别再用“王者归来”来形容一个因贪腐入狱的前首相。
还有,近日,30名火箭议员受副首相扎希之邀,浩浩荡荡现身巫统总部大厦。
昨日是“乱箭穿心”,今日却成“小鹿乱撞”?火箭理应扶摇直上和贪腐划清界限,而如今沦为转圈的烟花。
若连“盗国者”都能被包装成“王者”,这个国家,病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