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为了红,为何爽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几个月前有学生为了好玩用网路技术将同学的照片移花接木,闹除了一系列的风波,引起了全国关注。如今又有年轻人为了博眼球将鸡骨头与饭包装给流浪者,引起了全网的愤恨,最终还引来执法单位介入调查,三位主角很可能一辈子都被这件事毁了。

这一系列的事件凸显了如今的青少年看似很熟悉网路世界,但却忽略了网路与现实的界线。有人觉得网路的匿名性可以让他们做什么都可以,最终落得一个网路犯罪的下场。有人觉得自己可以驾驭网路流量的红利,所以搞出各种踩线的创作,却没有考虑到对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造成的社会效应与负面影响,以至于触犯了法律的底线,背负自己无法承担的代价。

今天的社会掀起了一波的人工智能热潮,这个全新的工具在各个领域都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而很多教育工作者也都在思考如何将教育与人工智能结合,让孩子们能够赶上这一波的资讯革命。然而事实却是今天的年轻一代的资讯素养却让人堪忧,很多年轻人不清楚在使用网路与社交媒体时该注意的各种基本规范,更不理解在网路上仍需要对各方抱持尊重的态度与尊重每个人隐私,这使得如今各种网路乱象屡屡发生。

在本次的鸡骨送流浪汉的事件中,有人谴责主角所就读的学校,认为是相关学校的体制造成的结果,个人认为并不是某个特定教育系统的问题,而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都轻视了网路科技改革带来的冲击。不管是官方的教育系统、独中,还是国际学校,甚至是家庭教育都忽视了网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专注在孩子是否能够掌握新的技术,却忽略了能否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的情况。

这些日子来的系列网路乱象都是给我们的警讯,孩子静静坐在一边玩手机、看平板,表明上看起来不吵不闹让让长辈觉得很好管教,但却不知道孩子们到底在看什么样的内容,更不理解孩子在接触网路上各种奇奇怪怪的资讯后内心产生的影响。要确保孩子们不走上错误的道路,家庭、学校是时候动起来,关注孩子们的网路行为,引导他们树立一套健全的网路素养,才不会在出事情的时候措手不及。

网路素养教育(或是网路公民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就像孩子们的行为、道德等规范教育一样,那是需要学校、家庭相互配合才能够有效进行的教育,它不需要考试,也无法透过分数判断优劣,但却是每个人掌握的基本能力,唯有透过网路素养的推动,才能够降低各种网路乱象。

黄瑞泰

独中老师。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