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的专业跟数目字有关系,他说,如果警方给出的数据是正确的,这就表示上周六参与“倒安华集会”的人数只有1万8000人。现在问题来了,1万8000人又怎样制造20吨的垃圾?
20吨相等于2万公斤,如果房地部长倪可敏给出的数据是可靠可信的,这表示每一位参与大集会者共留下1.1公斤的垃圾。1.1公斤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相等于5台苹果16 Pro Max手机。
我一向来对首相安华领导的政府所给出的数据都是抱著怀疑、不可置信或者说的更白一些,就是真实中总是掺杂著虚假的。所以,我在大集会那天赠送给安华的新称号是“谎言之父”兼“借贷之父”,绝对不是要贬低他的能力,而是实实在在地符合他的身份。
国债在安华的领导下,一直不断的攀高。我心中一直有个疑问,自2022年11月底上台以来,安华领导的政府在32个月里究竟有没有偿还贷款?如果有,还了多少?我很希望政府告诉我们,我国未偿还的政府债券贷款总额是不是已经增加了2758.4亿令吉?
我在上星期就有通过文告告诉大家,安华领导的政府在2025年的净借款总额已经达到812.8亿令吉,超过了安华在2025年预算案中设下的800亿令吉的借款限额。现在才要进入8月,政府的借贷已经超越限额,未来4个月,还会再借吗?会再借多少钱?
我翻查了一些资料,从2015年开始到2025年首7个月的借贷数据,安华领导的政府是历年1月到7月借贷最多的政府。如果这数据是错误的,我欢迎政府纠正,重要的是,政府要告诉我们执政者2年多来的净借贷和还贷。
2015年至2025年政府首7个月借贷数据:
2015年-417亿令吉
2016年-326.2亿令吉
2017年-425.3亿令吉
2018年-445.3亿令吉
2019年-514.1亿令吉
2020年-548亿令吉
2021年-565亿令吉
2022年-555.2亿令吉
2023年-550.8亿令吉
2024年-589.8亿令吉
2025年-812.8亿令吉
如果以上的数据是正确的,安华在2024年和2025年就两度刷新记录,分别在7个月内借了589.8亿令吉和812.8亿令吉。这个数据相比跟国家在面对新冠肺炎时期还要高,政府是不是应该交代一下?
国行副行长拿督马祖尼山几个月前就指出,过去5年,私人界员工的实质收入不增反而下滑了1.9%,是人民觉得生活成本压力大的主因之一。他指出,单靠控制通货膨胀并不足以有效纾缓国人所面对的生活成本压力。数据证明,尽管通过及时的货币政策收紧措施,我国整体通胀虽然取得大幅缓解,但物价水平仍处于高位,加上薪资增长温和,导致家庭实际购买力受到侵蚀。政府当前亟需推动结构性改革,以应对停滞的薪资增长,确保国人收入能跟上物价的上升速度。
在民主制度里,人民绝对有权利批判执政者及更换政府。因此我希望希盟领袖能够虚心接受人民的批判及建议,而不是采取鸵鸟方式来冷处理人民的愤怒。当官不能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要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虽然安华对人民说了很多谎,我还是要奉劝团结政府必须紧记他们曾经向人民许下的山盟海誓,如果无法兑现承诺就应该诚心向人民道歉,而不是一再推卸责任。不要以为多给100令吉,人民比必须对政府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