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盟,终究图穷匕见。笔者下稿的时候,正值2025年7月26日的“倒安华集会”前夕,心中不免生出几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沉重感。望今朝政局,恍若暗涛汹涌,恶浪翻腾。而这一次“倒安华集会”,则可用4句话总结:“山雨欲来风满楼,宵小弄权势欲流,恶浪将起人作妖,狼子野心祸端谋”。
这一场集会,打著“为民请命”的幌子,实则难掩篡位之志。天下未乱,先乱人心;国本未崩,先崩操守。笔者有感于此,遂提笔立言,愿与诸君共探一问:若安华果真倒台,谁又能接掌沉痾累累之国政大任?
且先谈谈反对阵营。其貌似强,实则虚浮;徒有声势,难成气候。环顾其内,多元政党林立,却各抱山头、各怀鬼胎。意识形态南辕北辙,选民基础泾渭分明,政治目标更是道不相谋。
伊斯兰党一意孤行,以伊斯兰教法为圭臬,将神权凌驾宪政;土著团结党则一再倚赖马哈迪馀威,鼓吹狭隘民族主义,动辄以“马来至上”标榜正统,实则撕裂国本。至于民政党嘛……咳,算了,不值一提,连当个花瓶都嫌多馀,懒得浪费笔墨。
再者若论人选,便不得不提马哈迪──这位马来西亚史上两度拜相、任相最久的政治强人。功过是非,史笔自会公断。平心而论,他纵横政坛数十载,彼时国阵一党独大,凡欲推行之政策,几无掣肘。期间所遗留的利国之举,自不可抹煞。然而,争议之举亦如影随形,举凡极端、偏激、逆潮之策,皆曾为人所诟病。
再论“后门前首相”慕尤丁,2020年政局突变,通过喜来登政变入主布城,他借机扶摇直上。彼时,他无大选授权,缺乏民意基础,领导“后门政府”年多。他“借疫行权”,在新冠疫情高峰期,提出紧急状态,暂停国会运作以强化统治,冻结制衡。
再来看哈迪阿旺,此人素以宗教纲领治政,其政见之偏激,立场之极端,早已为世人所共知。须知,安华亦为虔诚穆斯林,然其宗教立场相对温和,主张在世俗宪政架构下尊重宗教精神,体现“中庸之道”。
哈迪的极端伊斯兰立场难以兼容大马多元社会,为了伊斯兰议程,更是浑然不顾世俗社会之基本权利与经济现实。
若由哈迪领衔组阁,此等排他性极强的政策主张,恐将加剧宗教立法治国的风险,不仅非穆忧心忡忡,更使国际社会与外资企业对大马未来走向心生疑窦,进而冲击国家政经稳定,实非国家福祉之所系。
安华合法性
回眸当下,唯有安华,堪称集合法性(民选基础)、施政能力(经济与危机管理)与社会包容性的领导人。反对阵营,无一人可出其右。
他本人拒绝“支薪”,数额不大,却是以身作则的象征,表明他不将布城首座视为谋利之所,而是担责之台。
他深知国家财政已如漏网之舟,民生困顿,债台高筑。他打击贪腐,誓言追缴非法之财,非为仇富,而是期盼将来可将赃款用之于民。
更难能可贵者,是他敢言众人不愿听之话──“马来西亚不能再靠补贴过日子。”此语掷地有声,道出国家财政之危困,也显其为国为民,不惜逆风行舟的勇气。
安华深知,过去60年积弊如山,特权泛滥、津贴滥发、制度腐烂,皆须猛药去痾。他敢砍富人津贴,以便扶弱济贫,虽千夫所指,亦甘之如饴,堪称“俯首甘为孺子牛”。年近古稀,依然东奔西走,奔波于国际舞台之间,为马来西亚争取投资与机遇,不舍昼夜,不惧冷言。
面对此起彼落的谩骂与攻击,他不曾退缩,坚持做对的事,而非讨喜的事。尤为可贵的是,面对“倒安华集会”,他并未滥权压制,反而表示接纳,只吁请主办方和平有序,充分展现一名尊重宪法、捍卫改革精神的民主领袖之风范。
所以我说,倒了安华,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