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鉴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爆发军事冲突,导致网上很多人猜测第三赛季(第三世界大战)将开打。

截至目前,国际研究机构和媒体统计显示,全球正有约110起武装冲突同时爆发,创下二战以来的新高。其中,约有61起是“国家之间”的战争(state based wars)。也就是说,超过一百个国家和地区处于战争、内战、反叛或族群冲突当中。

这些战火遍布全球:从俄罗斯—乌克兰到以色列—加沙、也门、苏丹,以及新近爆发的印巴军事冲突。无数原本被认为“遥远”的地区,都可能意外成为引爆点。

关键在于两大军事强国——美国与中国的对峙态势。目前看起来,全球两强似乎都不愿冒险升级成全面对抗;但若从中美互动细节分析,又不难看出微妙的“相互试探”。

过去一年,中国在战略领域频频显现强硬姿态:

J 36“第六代”战机首飞亮相:成都航空公司制作的这款疑似第六代隐身战机,于2024年12月26日在成都试飞,并迅速公开于社交媒体,引发国际关注。飞机采取无尾钻翼式设计、三台涡扇发动机、搭载高能雷达与激光或微波武器系统,凸显中国在下一代空中优势。 

东风26(DF 26)中远程弹道导弹列装测试:这种射程可达4000公里的“关岛快递”导弹,既能攻打陆地也能反舰,早在2022年中国已增至500枚搭载发射车,成为对美航母战斗群的警示利器。

背后传递的信息很清楚:中方一方面强调不愿主动发生军事冲突,另一方面也向外界表明若对方“敢动我、试试水”,中国就有能力回击。

中国当前正处在“和平崛起”的关键时期:稳定的国际环境是其持续推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基本保障。因此,一方面强调“不想打”,另方面布局“打得赢”,是一种战略平衡。透过飞机、导弹、远洋舰队的展示,中共希望外界明确一个讯号:我是和平的,但别低估我。

相较之下,美国近期在军工与制造业表现出一些结构性困局:

军研与生产分离:美国第六代战机(NGAD)方案至今进展缓慢,甚至被质疑缺乏中国那种“国家导向、企业服务国家”的体制效率。

制造供应链削弱:多年来,美国制造业受到产业外移与资金挤压影响,自冷战高峰以来逐渐失去部分国防重要物资自主能力。

内部政治分裂:国会两党对军费分配有不同策略,造成采购延宕,军工公司投资意愿下降,影响战备能力提升。

反观中国,则通过深化军民融合战略、国企主导研发,建立相对统一高效的军工体系,持续推进军事技术与装备现代化。当前中美战略博弈,已从“谁先动手”延伸至“谁先准备好”。

美两强虽不太可能轻易触碰“核红线”,第三次世界大战大概率仍可避免。但世界其馀区域依然战乱频发:中东、苏丹、萨赫勒、缅甸、印巴边境……几乎没有一个地区完全平静。全球和平,依然遥远。

对中国而言,当前是和平崛起最需要稳定支持的阶段。军事展示非为主动出击,而是为防御盾牌。对美国而言,维持优势需修复自身体系;否则走向“后勤不足”的自行削弱,也将削弱其全球承诺。世界虽未爆发大战,散落的火点却让和平蒙尘——慎思慎言,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责任。

对我国马来西亚而言,在这个战火频传、强权交锋的国际局势下,虽然未直接卷入大国冲突,但也绝非置身事外。无论是南海局势、马六甲海峡的地缘战略地位,还是与中国、美国长期以来的经贸往来,我们都必须在“大国夹缝”中保持灵活而坚定的中立外交立场。

我国必须更加警觉外交言行,避免沦为大国博弈的工具或棋子。同时,也要加速自身的军事、网络安全与产业自主建设,强化国家防御与抗压能力。

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应坚定推动“和平外交”与“区域稳定”议程,积极参与东盟框架下的多边对话机制,为本区域和平出声,为全球和平尽力。和平,不只是大国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中小国家的使命。正如马来俗语所言:“Air tenang jangan disangka tiada buaya”(水面平静,不代表没有鳄鱼)——在这片貌似安稳的区域里,我们更应未雨绸缪,审慎以对。

林华国

曾当了15年媒体人,现从事媒体公关,喜爱聊政治写政治,有一套独立见解,常与从政者打交道,关心生活周遭事物。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