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自嘲自己有个“中国胃”,因为这不仅执念于热腾腾的饭,更执念于白米饭。别人说减肥要戒饭,我是听得懂,但做不到。

讲真的,只要一碗白饭、煎个荷包蛋,加上一点酱油,我就能坐在那里,吃得像满汉全席,那种米香里夹著蛋香与酱香的组合,是我心中最纯粹、最朴实的幸福感。你说简单也好,寒酸也罢,对我来说,那就是灵魂归位的味道。

但这份快乐,对我这种久坐、久盯电脑、久不运动的文字劳工而言,却是一种奢侈。

我们这些文字工作者,平时动得最多的不是身体,而是脑力,所以白米饭一再被视为“致命粮食”,因为缺乏运动的我们,吃太多白米饭除了会致肥,还有令人闻风丧胆的升糖指数,会迅速提高血糖水平。

其实,曾有国际医学期刊刊登过一项由哈佛主导的研究,追踪21个国家、13万多人的饮食习惯,发现每天吃超过450克白米饭的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提升20%。其中南亚人(也包括我们的近邻)更是惊人,风险升高达61%。

但转念一想,这报告也太“针对亚洲人”了吧?幸好,后来中国官方有“反驳”这个说法,因为在中国人群中,白米摄入量与糖尿病风险并无显著关联。为什么?研究推测是中国人吃得更“配套”,即有菜、有肉、有汤、有纤维,不会像某些地方“饭当主角、菜只是配角”,这让血糖上升速度慢一些,也降低了健康风险。

曾经,我也为了健康尝试所谓“杂谷饭”,在白米中加入糙米、黑米、燕麦、薏仁、红豆……我以为自己能像日剧主角一样端坐在榻榻米上吃著“养生饭”,结果根本没吃几口就举白旗投降。

不好吃就是不好吃,我已经很诚实了,那种粗糙、略硬的口感,我的牙齿能咬,我的胃却不买单,嘴巴不快乐的饭,怎么能长久?那一餐吃得我心灰意冷,最后偷偷舀了几口白饭补回来才满足。

你说,要戒白米饭?那你要我配什么吃梅菜扣肉?怎么接住咖哩魔鬼鱼的那勾魂酱汁?咸鱼花腩煲要怎么吃得干净俐落?我问你,咸蛋豆腐、番茄炒蛋、麻婆豆腐、打抛猪、蚂蚁上树……这些菜,没有白饭怎么办?难道你要我用生菜包吗?

说真的,有些菜不是主角,它只是为了让你吃得下更多白米饭,白饭才是那舞台上始终站在中央不动的巨星,而那些菜肴,只是陪衬其风采的配乐、灯光与舞群。

后来我放下纠结,回归现实,我开始给自己订下一个“饭食哲学”:我不再天天大口扒饭,但我会在需要疗愈、需要慰劳、需要好好吃一餐的时候,好好煮一碗香喷喷的白饭,让它安慰我所有焦躁与疲累的情绪。

偶尔放纵,不是罪;天天大碗,才要三思。只要你心里装著一把饮食的“平衡秤”,那每一口白饭,依然可以成为你日子里最真实的幸福。

陈振培

前新闻工作者及美食博客,命中应该有食神加持,一直都很有口福,跟美食特别有缘,希望吃遍人间美食。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