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马来西亚在区域政治上很活跃的一年,除了上个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到访,下周也将主办一连两天的东盟峰会。在各国外宾频访的这个时候,相关主管单位为了要确保外国贵宾们通勤的顺畅,会进行一系列的交通管制,下周的峰会除了封锁6条大道、25条主要干道的交通管制措施之外,更史无前例的要求雪隆区70所中小学在峰会期间进行三天的网路线上教学,以减缓市中心交通拥挤的情况。
这样的一系列交通管制,甚至是学生线上教学而不返校上实体课的做法,却是对雪隆区的居民们造成严重的困扰。众所周知雪隆区的交通拥挤状况是多年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平常的上班上课日,市中心及周边住宅区的的交通几乎没有任何缓冲的空间,但凡是有一条主要干道进行交通管制,就会引起全城的大塞车,成为雪隆区居民的噩梦。
或许有人觉得像东盟峰会或是外宾来访是特殊状况,大家将就配合一下就好,这么想的人或许应该看看2015年在吉隆坡东盟峰会的情况。当时的峰会迎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出席,根据媒体资料也仅仅是奥巴马车队经过的道路进行交通管制,并未有全城大管制,甚至学校停课的状况,十年前没有这个需求,那十年后到底是什么部分有了不同,必须要如此大规模的特殊安排呢?
未来马来西亚也会继续在区域,甚至是国际上持续发挥影响力与提升我国的地位,因此可以合理的相信以后势必会有更多的国际性会议与外宾来访。从本次的情况来看,是否意味著每次只要有这类国际性的活动,雪隆区就要进行一次全城交通管制,学生就该躲在家里上网课回避,大家的生活就要打乱一次?
作为马来西亚的国民,国家能够成为这些国际性活动的主办国也定是与有荣焉,只是希望作为国家管理者的政府在做这类活动的计划与设计时,应该优先考虑人民的生活,在活动进行时,做到不打扰人民生活为优先的考量,让人民真正感受到国家在相关事务安排的能力,也让外宾能够看到这个城市最真实的一面。
就下周的东盟峰会来说,教育部批准七十馀所中小学在5月26日至28日的峰会期间进行线上学习以减缓交通拥挤的情况看起似乎很合理,然而5月29日起就是国内中小学的学校假期,在最初规划峰会的活动时,是否有考虑只要将峰会延后三天,在我国中小学学校假期时举办,就可省去了老师、家长与学生为了线上教学而焦头烂额的情况?
如果雪隆区的交通已经没有太多缓冲的可能,为何东盟峰会就一定要在雪隆区进行?政府发言人拿督法米说那是为了让外宾感受吉隆坡的发展与蜕变,只是如果我们的发展与蜕变是导致大都会区的交通日益拥堵,在特殊的活动与节日时毫无缓冲的空间,只能够牺牲雪隆区庞大数量居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代价的话,真的不知道这样的发展与蜕变有何值得展现的地方。
当然,相信也有人觉得夏虫不可语冰,作为一个一般普通老百姓,并不知道政府相关部门与人员在规划活动上的各种考量,或许安排在学校假期前几天,让学校停课是有其原因,全城大封路进行交通管制也有其必要,一定要在雪隆区也是最理想的安排。只是作为一个雪隆区的居民,希望自己的日常生活不因为各种活动的干扰,也是合理的要求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