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经济部长拿督斯里拉菲兹说,有关RON95燃油补贴合理化方案的决策,现已全面交由财政部接手。看到这新闻,我有感而发,想藉著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一直以来对经济部的看法。

从我的理解中,经济部主要任务应该是推动国家经济政策,如何提整国家经济、协助工商企业的发展、推动与其他国家经济贸易的往来。当然这也涵盖处理和客服人民面对的经济难题,一句话;这个部门的业务范围很广,至关重要。

用比较浅白易懂的文字,经济部理应掌管国家工商业发展及国际贸易等事务之最高机关的部门。但是,我们今天看回目前存在的经济部。很抱歉,给我的感觉好像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实在是看不到、摸不到、更感觉不到这个部门对国家经济有什么贡献。

讲到招商和吸引外资,我们的第一印象这应该是属于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MATRADE)的职责。应对会冲击我国经济和工业发展的美国对等关税,拉菲兹那时候在休假,很积极跟进谈判的是财政部和投资、贸易及工业部的功能重叠。

即使谈到人民生活成本课题,经济部的主要职责就是利用耗费8000多万的主要数据(PADU)来区分谁有钱、谁没钱、谁该获得津贴、谁又该被取消津贴。绕了一圈,最后政府真正参考的资料,反而是统计局做出的报告。

如果真的要把人民收入和津贴跟经济部扯上关系,那就是向政府建议取消很多津贴,却看不到他为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有提出什么直接方案。好像人民生活成本跟经济部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的职责。

谈到经济部是如何从一个原本属于首相署之下的一个单位,进化成为一个独立部门,跟1961年成立的经济规划单位(Unit Perancang Ekonomi)有很大渊源。这个单位一直到2007年重组后专注于宏观规划以及领域规划。

2009年,经济规划单位所属的私营化及私人方案融资组(Seksyen Penswastaan dan Pembiayaan Inisiatif Swasta)转交给同为首相署旗下的公私合作单位(Unit Kerjasama Awam Swasta)。

2018年第14届大选后,经济规划单位被升格为经济事务部,掌管31个机构。2019年12月18日,经济规划单位正式被解散,职责完全由经济事务部接管。2020年喜来登政变后,经济事务部被撤销,其职责回归到了首相署的经济规划单位。

2022年12月23日第15届大选后,经济规划单位的职责被转移到新成立的经济部。从这一系列的演变,不难看到经济部的实际功能是可以被转移或者被纳入其他部门或者单位。也就是说以目前政府的“复杂”结果,其实是足以吸纳研究和策划功能。

我最近上网查了经济部的主要结构,经济部内设单位跟其他部门大同小异,大约有29个。附属机构及子公司大概有13个,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是统计局(DOSM)和MyDIGITAL机构。此外,经济部与各州政府一同管辖各州的发展局。

而我们比较陌生和很少听到的官联公司有柔佛石油发展公司(JPDC)、马来西亚石油资源公司(MPRC)、土著议程领导者单位(TERAJU)、国家股权基金(YEN)和土著教育领导基金(YPPB)。

当然,我也不是想要完全否定经济部的存在,问题在于这个部门是否有很清楚的权限和能力是执行一个独立部门应该有的角色。如果经济部所管辖的事务都跟其他部门重叠,那政府确实有必要对这个部门的政坛结构进行重组,让其地位更明显。

刘华才

民政党全国主席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