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想跟大家讨论这个课题,某人身为现任内阁部长,如果对政府决定续任阿占巴基作为反贪会首席专员,他应该是通过内部提出反对?还是在内静静,然后在大众和媒体面前才说自己不同意政府的决定。

既然反对,有没有坚持这个立场?是不是会采取什么后续行动?还是为了个人利益,最后决定“埋没良心”,把个人原则和一直以来坚持的公正斗争摆一旁,跟著大队一直歌功颂德,免得自己掉队。

我所提到的这一号人物是谁,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就不需要在这里画公仔画出肠。不过,相比跟其他以前反对,现在却为了个人利益而一再做出让步的政客,至少他勇于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虽然只是说说而已。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他在受委部长后这些日子的表现,很多时候是维护错误和个人利益多过维护民众利益。要不是这次他在竞选党职面对党主席公主的挑战,面对卫冕压力,我们很难确定他会不会像今天这,有这个勇气把心中的不满提出来。

我想跟大家分享《淮南子•氾论训》里头的一句话;“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而让人民获得利益是其根本;政令教化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令必行才是上策。

每一位政党领袖都明白,唯独以民为本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没有人民的支持必然很难上位,更甭说进入内阁成为部长。可是,很多领袖在政权在握后,会被身边的喝彩和欢呼给影响,再也听不到人民心声、不满和民生。

中华文化理念中,一再强调“民”的重要性:“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治政之要在于安民”,人民是治国理政之本,百姓苦乐就是国家利益;“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民心是朝代兴废之由,政权的成败在于人心向背。

对于一位透过政党职位而入阁的一位领袖,党务很多时候相较于人民事务,会优先处理政党事务而不是人民事务,因为没有了党内的职位,可能就会失去在政府内担任高官的机会。当党务面对危机就会突然想起人民,想借助人民力量重返利益之巅。

这就是为什么这位某人最近突然“良心发现”,表明上是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依旧与民同在。事实是,他在这个时候才想到人民的重要,如果这次竞选没有得到草根的支持,怎么可能会取得突破。

改革失去了意义

关于阿占巴基的续任,如果连持有反对意见的关键人物都选择不出声,只是一昧的高喊体制上的改革却永远不敢付诸于行动,这个改革就失去了意义。既然有反对意见,应该尽早提出,而不是等到米已成炊才来敲锣打鼓博取同情。

人民相信希盟领袖尤其是安华的改革口号,而目前面对安华女儿挑战的这一位人物当年更是安华身边的第一大将,不计方法完成的任务就是负责替安华扫除前面的障碍,确保安华得以上位。

今天安华上位了,改革还是一样喊得很大声,还一直不断的告诉全民,绝对不会姑息贪污和滥权。实际上大家应该深思安华上任首相至今的言行举止,改革到位吗?答应的体制改革有做到了吗?

我说过,安华领导国家以来,一直不断是刷新记录,在经济上有很多不怎么光彩的记录,在人民议题上,除了仇富就是不断的制造中低层和富人的矛盾。现在安华又给自己和国家创造一个新纪录,三度延长阿占巴基的职务。

这个“梅开三度”,前无古人是肯定的,后无来者看来也会是。惟造新纪录这,看来就只有安华!

刘华才

民政党全国主席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