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正题前先声明,“中华胶”(自发拥护大中华主义或中国共产党的非中国人)以外,可不是只有“慕洋犬”(崇尚自由民主的亲欧美者)这一面向;老萧是以“大马优先”的心态,并以马来西亚人及投资者自居的“马来貘”之姿,写下这篇警世文章的。

作为长期参与各国股市的投资者,老萧对中国市场的忧心及疑虑,近期不断增加。首先是中国的经济现况,自2021年以来,受房地产泡沫破裂影响,引发中国各级政府债务危机、失业率高居不下、工业产能过剩及内需不振等后续效应。以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餐饮业为例,去年(2024)中国共有300万家餐饮食肆倒闭,创下历史新高,背景是政府长期的新冠疫情“清零”政策击垮中国经济,从房地产、金融、科技、教育等行业遭到裁员的工作人士,大量涌入餐饮业,让该领域高速“内卷化”,但低迷的经济让消费需求大幅度降低,根本应付不了严重过剩的餐饮业产能供给。

新闻上见到的各种报导,是否真的反映中国经济的惨况?老萧自己也身处商圈,在与许多中国厂商交流后发现,除了一小部份的新能源及科技领域未被波及,其他各行各业确实都在面对各自的寒冬。老萧的一位客户到中国北京出差时,目睹外送员为了争抢供不应求的点餐外送单而大打出手,就连天子脚下的京城都出现这番情景,可以想象中国其他二至四线城市的情况能有多糟。

对投资人而言,接下来这一点更是雪上加霜,那就是中国经济的数据缺失现象。机构投资者及基金投资人,针对某个国家或区域的股市的投资决策,特别仰赖各项经济数据,但近年来,许多原本公开的数据不公开了;原先定期更新的数据也不再更新,例如土地销售数据、外国投资数据和失业率已不再公开。

失业率最能反映一国之经济状况,2023年中,中国官方表示青年失业率为21.3%(见下表),引起中国民间反弹,认为官方刻意压低数据,当时北京大学经济学家张丹丹公开发表,称她认为中国的实际青年失业率可能高达46.5%,紧接著,中共当局就宣布停止发布青年失业率,并表示需要重新检视计算方式。去年4月,外国投资者在短时间内抛售超过144.6亿人民币中国股票后,也让交易中国A股的上海及深圳交易所,宣布不再提供外国投资者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即时数据。

显然,共产体制的中国为了维稳,将这些政府视为敏感的数据消失在公众眼前;而依旧公开的经济数据,例如GDP(国内生产总值),真实性则叫人怀疑。中国政府宣布 2025首季中国GDP增长率为5.4%,与此同时中国10年期国债殖利率却仅有1.63%左右,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经济学模型。

通常低殖利率意味著低增长/低通膨预期,在经济不确定或增长缓慢时期,投资者倾向于将资金投入相对安全的政府债券,这会增加对债券的需求,推高债券价格,进而压低殖利率。但是5.4%的GDP增长率通常意味著经济强劲,并可能伴随著较高的通货膨胀,因此政府债券的殖利率也应该相对较高才对。以一个正常的数据举例,马来西亚首季GDP增长4.4%,我们的10年期国债殖利率是3.66%,并不会出现惊人的“中国式”差距。

去年12月,著名中国经济学家高善文(任职于中国国有SDIC证券)在华盛顿的一次会议上表示,过去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在2%左右”,并补充说,“我们不知道中国真实增长数字的真实情况”。说完这些话后,高善文被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下令进行纪律处分,并被禁止公开演讲。

已故的中国总理李克强身前也曾对美国大使表示,过去在他辖下的一个中国省份,官方GDP数据并不可靠,“是人为制造的”,他仅能通过用电量、铁路运货量及银行贷款来推敲经济情况。以上种种,都是经济学家们,长期怀疑中国经济增长数据的理由。

股市的长期走势,反映的毕竟是商业活动及经济发展,在中国糟糕的经济现况,及经济数据缺失或不可信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开始入手或继续持有中国股市基金(及个股),其实就是雾里看花,变得相当难以判断。作为散户投资者,特别是大马华裔,也许还要面对另一个难关,那就是政治意识形态的拉扯。对中国非常憧憬的“中华胶”,可以在政治、外交等课题盲目地吹捧中国;但当我们谈论的是辛苦赚来的血汗钱,是否要真金白银地投入中国股市,“马来貘”老萧只有一句劝——请三思。

老萧

老萧是马来西亚理财规划师协会(FPAM)及投资经理联合会(FIMM)的认证会员,身兼单位信托顾问、私人退休金顾问、理财部落客的斜杠一族,拥有国际认证高级理财顾问(CFP TM)资格。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