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鬼在大马是常见的路边摊美食,而这传说中的美食竟然还能在历史文献中觅得蛛丝马迹,据说还跟伟大民族英雄岳飞扯上了关系!

据说这段奇谈要追溯到南宋,当时那位大奸臣秦桧和他夫人王氏联手害死了岳飞,惹得百姓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于是有人脑洞大开:拿面团捏出秦桧俩人的模样,丢进热油里炸得辟里啪啦,边炸边大骂“油炸桧”!没想到,炸著炸著,这油炸桧竟然摇身一变,化作了人人喜爱的油炸鬼,真是“危机中见奇迹”!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油炸鬼那千奇百怪的吃法。经过多日的“美食侦探”调查,我竟发现网上流传的吃法超过70种!其中至少45种能在大马吃到,而17种更是纯正的大马脑洞杰作,看来在美食创意上,大马人绝对是不输阵的!

油炸鬼蘸咖啡乌,是大马的经典。
油炸鬼蘸咖啡乌,是大马的经典。

总的来说,油炸鬼的吃法大致分为:蘸、塞、抹、淋、洒、裹、捞、炒、煮。

蘸,万物皆可蘸,大马人把这事发挥得淋漓尽致,经典当然是蘸豆浆,但在大马,你可以蘸肉骨茶、福建虾面汤、咖喱面汤;我个人觉得蘸东马的咖喱叻沙最香。当然,还有蘸半生熟蛋、蘸粥(尤其是配上皮蛋瘦肉粥,那真是天作之合),以及蘸加椰、蘸咖啡乌、蘸美禄、蘸杏仁糊、蘸红豆沙、蘸花生汤、蘸豆水、蘸豆爽甚至蘸冰淇淋。

油炸鬼对大马人而言,是万物皆可蘸,所以蘸福建虾面真的不算什么新奇。
油炸鬼对大马人而言,是万物皆可蘸,所以蘸福建虾面真的不算什么新奇。

你以为没了,其实还有,蘸板面、蘸卤鸡脚的卤汁、蘸米糕粥、蘸摩摩喳喳、蘸客家擂茶、蘸Sambal、蘸蕃茄酱、蘸辣椒酱、蘸鱼露、蘸黑酱油,真的什么都蘸个遍。

你拿著油炸鬼,几乎可以把北马到南马,甚至是从西马到东马的美食都蘸个遍。

而大马以外的“蘸功”也毫不逊色,从重口味的蘸酱油,到蘸豆花、麻辣锅、锅边糊、胡辣汤、台牛肉面,甚至蘸越南粉,每一蘸都让人眼花缭乱。

接下来是塞,大马人在塞法上更是独领风骚:塞金枪鱼、塞汤圆、塞肉松、塞贡糖、塞香肠、塞年糕、塞芝士、塞咸蛋酱、塞otak-otak、塞沙丁鱼,还有最传统的酿油条,而在大马之外,常见的还有塞虾滑、塞鱼滑、塞糍粑,还有一种不叫“塞”,而叫“灌”的吃法,即灌蛋。其实虾滑和鱼滑完全也能来个“灌”一灌,细节嘛,就让美味自己说话!

大马人把食材塞进油炸鬼这件事上,真的是创意无限。
大马人把食材塞进油炸鬼这件事上,真的是创意无限。

抹是大马的特色,而大马的抹法也是随性至极,只要有瓶Jam,随便一抹就能颠覆传统。不过最搭的莫过于花生酱和蓝莓酱,有时再来点牛油加椰,简直让人忍不住大呼:“这抹法,绝了!”

来到淋跟洒,其实两种吃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正就是在油炸鬼表面搞事情,淋上巧克力、炼乳或蜜糖,洒上巧克力米、芝麻或糖霜,瞬间让油炸鬼摇身一变成了甜点界的时尚icon!

说到裹,大马人似乎兴趣不大,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把油炸鬼裹进广式粉肠,变成“油条粉肠”。不过大马以外的地方可不含糊,各种裹法层出不穷:三明治、夹烧饼、煎饼果子、粢饭团、葱油饼乃至墨西哥饼,都能和油炸鬼来个激情碰撞!

在捞法上,大马人最多只能捞个“油条沙拉”,或者那独创的油条 Rojak;而海外则流行用凉拌黄瓜或捞鲜蚵来搭配油炸鬼,风味各异,各有千秋。

至于用油炸鬼来炒或煮,大马人似乎不怎么感冒,但在大马以外的地区,炒法简直花样百出!从豆豉辣炒油条,到炒牛肉、炒玉米,再到砵仔焗鱼肠、煎蛋、宫保、丝瓜油条汤、海苔榨菜油条汤,炒出来的味道让人简直想大喊:“这是艺术!尤其是那道豆豉辣炒油条,很难想像这炒出来的味道。”

当然,怎么能忘了大马独创的蒜米油条?看到这里,我已经数得口水直流。各位,你又尝过几种不同花样的油炸鬼呢?

大马人自称独创的蒜米油炸鬼,你吃过了吗?
大马人自称独创的蒜米油炸鬼,你吃过了吗?

陈振培

前新闻工作者及美食博客,命中应该有食神加持,一直都很有口福,跟美食特别有缘,希望吃遍人间美食。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