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安华有个愿景,我国最迟在2033年跻身全球贪污印象指数前25个国家之列。我国的反贪表现向来令人诟病,安华这些年一直高喊反贪口号,实际上却没取得多少进展;打贪尚未成功、安华仍需努力!
我国目前的排名是57位,距离2033年还有8年。保守估计,要达到这个地位需要达到至少70分会比较稳当,这表示我国在8年内必须增加至少20分。这20分要怎么达到?就看政府未来怎么表现。若政府还是停留在口号,休想空手套白狼。
我国要想追上新加坡的现今地位,坦白说,不是不能,只是很难。但是我们应该把目标定高一些,要像新加坡看齐,假以时日,既是追不上新加坡也要把距离拉进。所以我们应该实际一点,要怎么把我们的分数从50分提高到70分,再来考虑晋升80分。
眼前没有任何捷径,政府必须加快体制改革,确保透明度和问责制,更重要的是,确保大马反贪污委员会等执法机构和司法机构不受政治干预。最适当的做法,就是快点修改法令,让他们直接向国会报告,而不是听命于首相。
尽管政府多次强调良政与改革,在落实上却让人有心有馀而力不足的地方。如果连政治献金法案、公共采购改革都迟迟未能提呈国会,我们怎敢期待安华会在任期内,真正推动和落实总检察总长与检察官分权的措施。
安华曾经提及,总检察署在第14届全国大选后提控的部分案件过于仓促,且夹带政治报复的目的言论。然而首相在评论备受瞩目的案件时要谨言慎行,即使评论的重点是纠正一些人的错误看法,同时也有可能会被视为试图影响司法程序。
即使首相的谈话是从政治角度出发,免不了会给人瓜田李下的错误理解,让人们对司法机构独立性产生质疑。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司法政治化,司法决定受到政治压力或观点影响。
反贪毅力不够
安华上台后,大张旗鼓打击贪腐,其坚定语气让国民看到希望,赢得各界的认同。没料到,安华中气不足,与贪污势不两立的立场和霸气仅是昙花一现,我国在全球贪污印象指数排名保持不变,与安华所描述的是全然不同的景象。
一些受瞩目的案件,纷纷被撤控、释放不等于无罪或无罪释放,予人感觉反贪之路又回到了老格局,影响了我国在贪污印象指数上的排名。安华未能延续早前反贪的势头,突破腐败窠臼,不能怪谁,只能怪自己恒心不足、毅力不够。
政府与反贪会若要肃贪,必须寻找突破点,重新检视肃贪策略。政府必须承认,国内贪腐问题依旧存在,并且很严重,不要再粉饰太平。更不要以为喊喊口号就能根除贪污,重要的是,涉案者必须被逮捕和面对审判。
反贪需要的不是口号,而是实际行动。在反贪路上,必然会遭遇各种挑战与障碍,政府需要极大的政治意志与完善方案,进行体制的大改革,才有望彻底摆脱贪腐,走向清廉没有回头路,一旦后退就会回到原点。
普遍上,大家都认为公共部门的贪污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官员滥权和贪腐的案件持续发生,以及《总稽查司报告》揭露政府官员不当行为和治理不善,且似乎未受到惩罚。政府必须全面对贪腐宣战,向清廉盛世踏出第一步。
政府也应认真考虑国际透明组织大马分会的建议,将《廉正协议》提升至国际标准,并对大型项目设立独立监督机制,以确保纳税人的资金得到妥善使用。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底发生的沙巴政坛丑闻,会不会影响我国在2025年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