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一个聚餐上,向两位新结识的朋友介绍自己后,老萧被要求协助检视他们的基金投资概况。这两位朋友小恩及小雅,持有的信托基金明明是同样几档,投资时长也相当接近,但是目前的投资回报却是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指的投资回报并不是指金钱数额,而是指年化报酬率(Annualized Return Rate),小恩和小雅都在信托基金投资了10年左右的光景,他们目前持有同一家基金公司发行的全球及数个亚洲国家的股票基金,持有共计四档相同的基金。明明持有的基金是一样的,但小恩的年化报酬率为+9.6%,小恩则为+5.2%,两者之间的落差为4.4%。别小看这4.4% ,他们当初的投资本金都是10万令吉,小恩目前的资产管理规模(AUM,即Assets Under Management)为25万令吉;小雅则拥有16.6万令吉,每年4.4% 的落差,让他们之间的投资回报产生了8.4 万令吉的差距,足足相差了约34%

若翻阅基金报告来查看,这四档基金的10年期滚动报酬率分别为 +9.69%、+5.91%、-0.07%、+5.37%,平均算下来,正好与小雅的投资回报率+5.2%相去不远,而小雅也正是在10年前入场,原封不动投资并持有这几档基金一直到现在。

但小恩的投资历程却有著一个很大的不同点,那就是她并非如小雅“十年如一日”的方式,而是在其基金顾问的劝告下,善用了基金投资的“转换”(Switching)功能,虽然目前她们持有的是相同的几档基金,但小恩在这过去的10年中,曾数次在不同市场的基金进行转换,辗转才出现了与小雅持有相同几档基金的“巧合”。也正因为这数次“漂亮的”转换,才让她们两人的投资回报拉开了相当大的距离。

如何说是“漂亮的”转换呢?打开小恩的基金投资记录,特别亮眼的一笔,是她的资产管理规模,在2019年7月前,有相当大的比重是投资在东南亚市场的,但在2019年7月初,她在当时的相对市场高点,将所有的基金单位,转换至主要投资在美国市场的全球型股票基金。简单来说,就是将从东南亚市场累积的,将近40%的投资回酬,在很好的出场点转换至估值相对较低的全球型基金。

尔后的5年半左右(2019年7月至今),这档全球型基金又为小恩带来了约+87%的投资回酬。为了更好理解,我们假设小恩10年前只买入东南亚股票基金好了,前面的4年半她赚到了 +40% 的投资回酬,转换到全球型股票基金后的5年半,她又赚到了+87%的话,当初的10万令吉,如今就滚成了26.2万令吉,也就是10年间+10.1%的年化报酬率。

低点买进 高点卖出

像这样成功的转换,出现了好几次,这要归功于小恩那位洞悉能力相当好,且坚持从低点买进,在高点卖出(进行转换)的基金顾问,他的专业与信念,直接让小恩的投资回酬高出其他基金投资人好几个档次。

眼尖的读者们应该会留意到,小恩及小雅持有的四档基金中,有一档过去10年了还在亏损(-0.07%),那其实是印尼股票基金。没错,10年来小雅虽然整个基金投资组合是实现正回报的,但当中这档印尼股票基金却尚无法成为助力;持有了10年不仅没有赚到钱还要面对小亏。同样持有这档印尼股票基金的小恩,看到的却是另一番风景,因为她并非是一开始就买入,而是在半年前从别的基金转换一些单位到印尼市场的,所以在她的基金帐户,虽然不多,但目前却是呈现正回报的。

老萧会想要和大家分享这段经历,主要是想让大家明白,很多时候,虽然“帐面上”(基金概况报告)显示一档基金的1、3、5、10年期投报率,但实际投资起来,由于投资人各种不同的投资策略及操作,其实会出现“赚的不一定赚,亏的不一定亏”的情况,单纯看过往的投报率来审视一档基金,很多时候其实意义并不大。

老萧

老萧是马来西亚理财规划师协会(FPAM)及投资经理联合会(FIMM)的认证会员,身兼单位信托顾问、私人退休金顾问、理财部落客的斜杠一族,拥有国际认证高级理财顾问(CFP TM)资格。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