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农历年期间网路上的一个重磅话题就是中国人工智能系统深度求索(DeepSeek)对人工智能发展所带来的撼动,然而当所有对人工智能发展,甚至是对科技新闻稍微了解的人都陷入这震撼课题所带来的影响与讨论时,还是有一批人完全没搞懂发生什么事,不少人都将人工智能视为一种娱乐而没有把其与工商业生产结合。

事实上自2022年ChatGPT开出了第一枪后,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可说是百花齐放,其能够做的事情早已超出了很多人以为的休闲娱乐。从客服的聊天机器人、投资与销售分析及预测、到管理自动化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而国内很多人还停留在传统的认知,似乎并没有掌握其中的关键趋势,如此必将失去改革的先机。

就本人熟悉的老师备课与教学工作为例,人工智能已经可以直接将课本的文字与图直接输出成笔记,甚至可以直接将课文内容转变成两人对话的博客语音。这使的如果老师习惯照本宣科、指导同学画重点做笔记的教学模式,那将会被电脑系统给取代。

此外,人工智能平台中的交互式对话功能也有提供了强大的校对、纠错能力,这成为老师在批阅作业,甚至是评阅考卷上强大的工具,只要用手机拍照将作业(考卷)上传,人工智能可以直接分析学生所书写的答案进行文法、逻辑与错别字的评阅,甚至可以让人工智能针对相关文件进行分析,掌握特定学生在学习中的强弱项,也可以总结某一班学生在特定知识点的学习优劣情况,这无疑是改变了老师在教学上的工作模式。

拥有强大归纳分析能力的人工智能平台也可以进行考题分析,让老师可以在完成出题后利用人工智能平台纠错,找到题目可能有的盲点与错误。此外,只要提供课文资料、考题范例等资讯,人工智能系统也可以直接协助出题,并且附上详细的解题要求与评分标准。

从多元评量的教学改革方向来说,未来学校要做的就是各种资料管理而已,只要将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考试、竞赛、老师评语、训导处奖惩、服务学习活动等资料汇整交给人工智能平台,就可以产出学生的学习总结报告,大大降低了文书工作量,也提升了学校评量的品质。

既然人工智能这么强大,既可以整理重点与笔记、出题、评阅和总结,那还需要老师吗?如果你是一个只能跟着课文内容教学,对考试题目、考卷/作业评量的专业背景不足的话,那就会被电脑系统取代。

毕竟人工智能所产出的材料是否合理,其中是不是有不适用与调整的地方,仍需要老师专业的检视与修正,因此在人工智能普及后的学校教学对老师专业会有更高的要求,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够驾驭相关工具,而不是被工具所操控。

黄瑞泰

独中老师、隆雪华堂文教委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