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期间跟几位朋友相聚,言谈中大伙都觉得2025年对各行各业是很关键的一年。团结政府即将迈入执政第3年,就好像是学校的中期考试,成绩好坏都会影响和决定你年终考试(大选)的方向。
2025年不仅是对执政党很重要,对在野党来说也至关重要。国盟是时候重新回顾过往所付出的努力,所走的方向与所制定的目标有没有走偏。考到好成绩,说明这些日子付出的努力得到偿报。考不好就要检讨,不然到了大选就会手忙脚乱。
会面的朋友,多数是经商的,自然对政府实施的最低薪金制、外劳缴纳公积金、电费调整、T15收入群和燃油补贴的议题非常关注。这些政策都跟他们的企业、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牵一发动全身。
对于首相安华宣布强制外籍雇员缴纳公积金的缴纳率降低至2%的决定,大家感到很无奈,无奈又有何奈。对于企业来说,最低薪金上调到1700令吉已经是无形的负担,若加上外劳的公积金和其他会在下半年出现的调整,成本必然增加。
他们还是希望政府可以允许依据国内区域、地方上的经济走势和生活开销来执行最新薪金制。至于公积金的缴纳,如果可以,他们希望政府能够收回成命。因为这将导致雇主在当前充满挑战的商业环境中,承担额外的财务负担。
我们理解,政府为了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所有的雇员,为外劳缴纳公积金。即使缴纳率只有2%,可能对整个市场产生较大波动。若这项措施是为了保障外籍员工的经济福利,那是否可以允许外籍员工缴付他们的公积金份额,雇主可豁免缴纳?
对于这些议题,我坚持认为企业成本一旦增加,可能会导致一些公司被迫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以维持利润率。如此一来,消费者将感受到通货膨胀上升,增加生活成本压力并抑制消费支出。多层次税务将令商家尤其是微中小型企业,面对高额经济负担。
雪上加霜
有个说法是,我国执行外劳缴纳公积金是为了展示致力支持国际标准,符合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中所阐明的平等原则,但外劳已在社会保险机构下获得社会保护,外劳住院和手术保险下获得医疗保护,政府又何必画蛇添足、雪上加霜?
邻国新加坡,过去曾规定马来西亚的劳工到新加坡工作要缴纳公积金,但新加坡经过计算后最终取消了这项制度。难道说新加坡政府这项决定,有违反符合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中所阐明的平等原则?为什么政府要反其道而行?
我看到的问题是,需要大量员工尤其是外劳的农业、制造业、家具业及建筑业,面对的成本压力会更明显。普遍上,这些领域的薪资已经超越最低薪金1700令吉的水平,甚至达到2500令吉以上,政府的新措施肯定对这些行业带来不小负担。
与此同时,扣除外劳薪金的2%来作为公积金缴纳,会不会引发外劳可能要求补贴,弥补他们在缴纳公积金后所减少的净工资?又或者有更多的外劳选择铤而走险,非法工作以避免缴纳公积金?在政府眼中这些问题或许微不足道,但其带来影响是政府不能忽视的。
在安华宣布《2025年财政预算案》后,我曾多次提到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鉴于商家的成本考量,营运成本增加,最终可能影响整体的竞争力,最后不敌来自印度和中国企业的冲击。
所以,2025年不单是朝野政党的考验,对我国企业而言是个挑战。如果安华是一名负责任的政治领袖,那么他不应该在关系到人民议题和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企业议题上,增加无谓的负担,更何况是出尔反尔,这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