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十年前服务过的一家公司,曾为了立其公司座右铭(Corporate Motto),众高层在外"关"了三天的脑激荡,决定了三个字"智仁勇"(Wisdom,Kindness,Courage),作为其公司上下未来的一致操作方向准则。个人认为,该公司最高领导层能沿用儒家学说的智仁勇"三达德"作为公司的座右铭,确实很有儒商的精神。

因为在«礼记.中庸篇» 儒家思想里,凡君子士大夫,若能遵守"智仁勇"此"三达德"的话,就会被推崇为完美人格之士。在«中庸篇» 也记载,"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其中“知”是指智慧,“仁”是指仁德,“勇”是指勇敢。中庸之道,讲求的是为人处事,宜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我们看"三达德",就应该以"智"为基础,"仁"为本质,"勇"为标准来看待我们思考及行事不偏不倚之原则。

尤其是现代"儒商",他们经商不仅要以智慧为基础,还不能过于聪明奸狡而有悖良知;以仁慈为本质,但不可有失理性;凭勇气经商,但不可失去亏盈标准与原则。简单的说,就是要助人而能利己,否则哪有那么多财务资源去发挥崇高经商理想呢?

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重新定义,以"智商"(有智慧的商人)、"德商"、"胆商"、"情商"(有情有义的商人)来塑造现代儒商的人格品牌标准。

然而,以上所说,是知易行难,甚至很容易沦为口号的一种精神标准。若真要保持初衷,还得要身体力行才行。这里说的"身体",并非是指我们生理结构的躯体,而是"以身体之" 的节缩名词,指的是亲身去实践体验我们想要做的事。而力行,这是我们宜竭尽所能,把事情完满执行做好。

最近常协助筹办一些艺文与慈善活动,过程中,因寻求赞助接触了许多商家负责人。跟他们的接触我发觉到,很多慷慨解囊出钱出力者,大多是符合"三达德"之儒商。因有他们令人感动的鼎力协助与支持,这个社会才能有很好的人文提升和发展。

已故钱钟书夫人,民国初年著名作家杨绛有言:人生两条路,一条用心走,叫梦想;一条用脚走,叫现实。心走太快会迷路,脚走太快会摔跤,愿你的人生不慌不忙,一路走的坦荡。

我想,我们若加上三达德,紧跟伴随我们走这两条路,应该不会迷路摔跤才是。
 

曾昭智

生于1958年,毕业于马六甲培风中学、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曾任职工程师、企业主管,退休后从事文化艺术工作。著作有“清评调”、文章见各报专栏。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