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吃火锅早已是许多家庭的标配,但你可能不知道,以前很少人叫火锅,一般上广东人会说打边炉,而福建人则干脆利落地说“吃炉”,两种叫法虽各有风格,但核心一致:围炉涮菜,暖胃又暖心。

话说最近被朋友问到一个神级问题:“福建话有‘火锅’这个词吗?如果有,怎么发音?”朋友竟然找我这个台山人模仿福建音,嗯……脑回路清奇得让我差点以为自己拿了语言学博士学位。

火锅的叫法五花八门,食材更是因地制宜。根据《百度百科》,火锅古时称“谷董羹”,由“咕咚”声得名,原来火锅的灵感来自煮菜的音效啊!据说苏轼还曾文绉绉地记录过这种锅:“罗浮颖老取凡饮食杂烹之,名谷董羹。”你看,大文豪连吃饭都能整出诗情画意来。

至于火锅的起源,学术界也展开了“涮菜大论战”。一种说法追溯到战国时期,用陶罐当锅;另一种则称火锅起于汉代,“斗”即为火锅的前身,而考古专家甚至在西汉海昏侯墓里发现了一件火锅实物。

更有趣的是,《维基百科》还提到商周时期鼎的使用场景就有点像火锅的雏形,祭祀时,肉菜一锅煮,仪式感直接拉满。由此可见,无论是陶罐还是鼎,古人早就领悟到了“围锅而食”的真谛。

最早的打边炉和现代火锅还大有不同,得站著吃。(AI生成图)
最早的打边炉和现代火锅还大有不同,得站著吃。(AI生成图)

火锅的历史千头万绪,也没有人有小叮当的时光机回到过去查证,只能说,火锅文化有几千年历史是真的不假,而火锅的起源地也一样没有人说得准,但有一事毋庸置疑:麻辣火锅起源于重庆!

约30年前我初到重庆,人生第一次麻辣火锅体验就是在那里完成的。当时没有现在的海底捞那种全球连锁,所以不懂什么是麻辣火锅,说实话,当时我满脑子都在想:这红油滚滚的锅里,到底埋了多少“秘密武器”?涮完在麻油里过一遍,入口后居然不太辣,反倒是麻香满满,味蕾直接被征服。

值得一提的是,麻辣火锅最初叫“毛肚火锅”,名副其实是改名后才“出道”的。

至于“打边炉”的叫法,据《广州语本字》解释,因炉置于身旁,人们围炉而坐,边涮边吃,便得名“打边炉”。也有人说“边”其实是“甂”,指一种扁矮陶器,与炉搭档。最早的打边炉和现代火锅还大有不同,得站著吃,筷子比平时用的长一倍,方便站著涮,还真是有“靠边站”的即视感。

经这么一说,也让我联想到槟城的“乐乐”,很多时候都是拿著一串串食材站著炉边涮涮乐,搞不好“乐乐”就是从打边炉衍生出来的,下回找机会再好好聊一聊。

至于福建人的“吃炉”,我翻遍谷哥查无此词,也问了ChatGPT哥,说这是大马华人独创的叫法,我猜想这可能是从“围炉”这一词发展成“吃炉”这一说,因为在福建话中,“吃炉”说起来确实比“围炉”还顺口。哈!

有没有一种可能,乐乐是打边炉衍生出来的?(AI生成图)
有没有一种可能,乐乐是打边炉衍生出来的?(AI生成图)

陈振培

前新闻工作者及美食博客,命中应该有食神加持,一直都很有口福,跟美食特别有缘,希望吃遍人间美食。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