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复一年,许多九零后陆续步入了三十岁的大门。我也是里面的一员。母亲偶尔会在耳边叨唠,说是快点结婚生个小孩,不然再迟点生孩子,孩子中学时你就老到要他照顾你了。

我反驳道,现代年轻人很多迟婚,未必会生孩子了。或许我也会没有小孩。母亲坚持:“怎样都要有一个小孩!”母亲的意思是,人老了就是要有小孩照顾你,不然老了没人照顾是很惨的事。

母亲的这番话让我思考很久——老人没人照顾确实是挺凄惨的,但是这就是我要小孩的理由吗?

稍早前观看了香港电影《破地狱》,里头有一个情节也是讲述男主角已经是五十好几的大叔,很难得与女友有了小孩,他却反对生小孩,因为不想要小孩来这个世界承受苦难。(结尾是男主角放开心怀,珍惜人生,暗示顺其自然,接受小孩的到来)这个情节暗暗地钻入我的脑袋里,让我去思考小孩的意义对于我来说是什么呢?
    
沉淀了一些日子,我觉得自己应该放开胸怀,决定在适当的时候迎接小孩的到来。小孩也不是说想要就有,很多时候也是要看“缘分”吧。即使我们准备充分,也未必能有下一代的到来。

当然,我想要小孩的理由不是为了养儿防老(如果他愿意我也无妨),更不是为了让华人人数变多(怎么也比不过多数族群)。而是如果我有机会有小孩,希望教会他我所知道的知识,让他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我很庆幸我的父亲不太限制我们的发展,在这点上,他值得我学习。

近日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边读边不觉莞尔。大先生(鲁迅)觉得有了性欲才会有后代,后代的意义在于保存生命、延续生命与发展生命(即进化)。我相信每个人对于想要小孩的目的都不同,这点因人而异。

整篇文章,写了满出来的“爱”。鲁迅觉得父子之间(我们可以套进家长与孩子之间)本就没有什么“恩”,而应该是“爱”。他批评生育不是“大完”的,不是一种占有孩子生命的理由。既然生命是要进步的,长者何必去禁锢幼者?势必让幼者为自己牺牲。

鲁迅是要,父母对孩子多一点“爱”(责任心,非溺爱),尽义务去教育孩子。作为父母,先是理解孩子、指导孩子、解放(放开)孩子。

替他们解困

作为教育界一员,也曾遇到一些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长,原因各异。听著小孩说著自己的心事,替他们解困,也替他们守著秘密。

现代大部分都是双薪家庭,很多时候,家长们都会把孩子交由我们教导。我们与家长是相辅相成的,家长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灌输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或解决困境的态度与方法。不愿理解与不愿花时间陪伴小孩的家长,要明白一件事——有一天小孩会离开你。

孩子终将长大,父母也有管不了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会选择用“恩情”来绑住小孩吗?我相信一直用“想当年我如何如何对你……”的话语多了,耳朵总有麻木的一天。如鲁迅所说,要“解放”孩子,是要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不是说让孩子滚出去,而是鼓励孩子追寻自己的道路。

毕竟李宗伟的儿子未必只有打羽球一条出路吧。不是吗?

在此,我并非觉得鲁迅说的一定完全正确,毕竟时代会变迁,教育方式更不是固定一种。但里面提及如何对待孩子的方式,放在今天或许不会过时。

张兼荣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