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谈到“股神”巴菲特在最新的公开信中,希望大家能与家人讨论自己的遗嘱。有读者向老萧反映,与亲人谈起金钱、死亡,任何一个都是令人感到不舒服的事,何况是两者同时讨论 ,是知易行难且令人无所适从的事。那么,老萧是怎么回应的呢?
先说金钱的部份。在传统的东方社会,特别是华裔,我们许多人的财务观念,并不来自学校的教育体系,学校老师很少会告诉学生钱究竟是什么、如何赚钱、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金钱。但矛盾的是,金钱却在我们整个人生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因此,我们对待金钱的态度与信念,多半被我们的原生家庭所深深影响。如果父母常把“家里钱难赚”、“金钱是万恶之源”、“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但问题是没钱”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无论这个家庭是贫穷、小康或富有,孩子的金钱观就会潜移默化地,被植入匮乏、不屑,甚至认为金钱就是“脏东西”,不应该多思考及公开谈论。
这样的偏执信念,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很容易被困在错误的认知困境当中,厌恶金钱、觉得钱很难赚也很难管理、长期陷入针对金钱的匮乏感中,进而做出许许多多差强人意的财务决策,例如将金钱耗费在不良嗜好如赌博、背负一堆不良债务等等。
大家要知道,无论是金钱、亲密关系、人生志愿这些容易被家庭教育左右的课题,孩子的接收方式,就像从小就一直打开著的“录影机”,将父母的所思所言所想,统统收录其中,等到孩子成人也当了父母,这个“录影机”又会将以往收录的一切,对著自己的孩子进行播放。
老萧这些年在协助许多家庭进行财务规划时,见证了无数个金钱观不同的家庭。不得不说,能够更加妥善面对、处理金钱课题的,往往都是在亲子金钱教育中,愿意开诚布公,用更加客观、不带偏见的方式与孩子交流的家庭。
我们理应教导孩子,认真、妥善地管理财务,珍惜并审慎地使用金钱,以便在未来创造丰盛富足的生活。父母愿意身体力行地良好理财,孩子的“录影机”收录的,就不会是厌恶、匮乏等情绪,而是认真、诚信、及美好的生活态度。父母不应轻易喊穷,也不应该炫富,而是让孩子理解到,在自己身处的各种财务处境中,懂得有效支配金钱,从而建立良好习惯,提升家庭生活品质。
因此,想要让家庭变得幸福,“金钱”在家庭教育中,真的不能避而不谈啊。技职能力,学校学得到;但财商、情商,以及开拓富足生活、内心喜悦的信念与安全感,主要依靠的是爸爸妈妈,是自己的原生家庭来建立的。
为人生终点预做铺排
至于谈论死亡,迷信之人觉得那是触霉头、不吉利的事,但往往倒大霉的,总是这些迷信之人。怎么说呢?老萧就曾见过,一个富有的父亲,由于忌讳关于死亡的讨论,在突然离世后,从后事如何安排都还没定论之际,子女已经开始争夺财产,从此家庭失和不睦。其实,每一个人活在世上,大家的终点同样都是死亡,死亡并不可怕,无论是否嫁娶、有无儿女,能够在尚处平安、身体健康的状态时,为自己的人生终点预先做好铺排,而不是在意外发生时留下悔恨,其实是种福份。
老萧也是受原生家庭影响,父母在祖辈身前就买好骨灰塔位,让家人了解那是体面有尊严的孝亲举动;老萧也以同样的思维,为父母做好了同样的准备,而立遗嘱,也是同样的道理。
俗话说,“意外和明天不知哪一个先来”,立遗嘱并不需要忌讳;因为你需要忌讳的,其实是,也许是一场急症或交通事故就带走生命,而这样的突如其来,所带来的措手不及。立遗嘱,并不只是分配财产,同时也是爱与亲情的传承,每个人无论在何时离开,在这个世界或多或少都会有牵挂,宠物、黑胶唱片、书籍、画作等等,自己走了要由谁来继承/善待你的所爱的事物?这些并不一定具备金钱价值,但它们的价值可不比金钱低,甚至是无可衡量的。除了继承权,遗嘱也能写下你对挚爱、家人的叮咛,希望他们做些什么、不做些什么,这与“铜臭味”无关,而是你发自内心的爱与祝愿。
老萧自己,在几年前一次出远门前,亲笔(严格来说是电脑打字)写下了自己的遗嘱。你可能会问,自己写的遗嘱在法律上能生效吗?其实是的,不过在格式、内容方面要符合法律要求,如两位见证人的具名与签字。写的时候,其实感觉有些感动,虽然只是卅几年的人生,但自己还是累积了一些资产与成就,也会想起栽培过自己的亲人、恩师,帮助过自己的贵人,意外地带来一些为自己骄傲的满足感。当时是因为匆忙才这样做,作为专业的理财规划专家,老萧会建议,能力允许的话,遗嘱交给专业的遗嘱与信托公司去撰写和执行,可以免除许多潜在法律冲突的隐忧。
随著人生不同阶段的变化,资产累积的多寡不同、家庭成员的增添等,已经立下遗嘱的朋友,也应该每隔数年就重新检视自己的遗嘱,因为对于各种资产的分配、对家人的叮嘱也可能会有新的想法。无论是首次立下或更改原有遗嘱,皆为重新认识自己的良机,并以此反思财富、情感、价值观、生命等课题所带来的人生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