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三毛的散文集中,有一篇《死果》堪称文学版的惊悚片。话说三毛某天在撒哈拉沙漠家附近捡到一串奇怪的项链,由果核、小布包和铜片组成。孩子们见她拾起这玩意儿,吓得尖叫逃跑。三毛不明所以,把项链挂在脖子上,不祥的事情随之而来。
刚开始是普通的过敏——打喷嚏、鼻塞,但很快升级成眼睛红肿、鼻血直流,甚至头晕恶心,几乎命悬一线。医院束手无策,邻居却一眼认出:“这是‘死果’的诅咒!”原来,这东西是土著最恶毒的巫术,它会放大人体的小毛病,直到酿成致命大病。邻居赶紧用拖鞋隔著手将“死果”扔掉,三毛才得以脱险。
“死果”的本质,是放大问题,直到它变成灾难。而这种现象,并非只存在于巫术故事中。在政治场上,“死果”的隐喻更是让人背脊发凉。一个多元族群的社会,原本有些摩擦并不稀奇,彼此包容还能前行。然而,总有一些人喜欢挑起旧疾,煽风点火,把社会的小毛病“死果化”,最终引发无法挽回的伤害。
在多元化的大马,我们的“死果”便是某些政客的煽动言论。他们用高明的话术,把社会里原本的“小过敏”升级成“流血大病”。
这类“死果式煽动”,通常分三步走:
第一步,找个争议话题,比如“经济分配不公”或“某族文化受威胁”。
第二步,丢出模糊却具暗示性的话语,比如“他们抢走了我们的机会”,激起恐惧与对立情绪。
第三步,袖手旁观,让社会陷入争吵甚至分裂,自己则收割“政治红利”。
这种煽动,听起来像某种巫术:明明原本可以通过对话解决的小问题,却因煽动者的巧言,变成了难以收拾的大矛盾。如果“死果”有形,那么前首相马哈迪的某些言论,就是他抛出的“死果”。
马哈迪这位“社会矛盾的精算师”最新力作:“吉隆坡的商场全是中文招牌,让我感觉自己身在中国。”这话乍一听没什么问题,像是个老人家对城市发展的闲聊抱怨。但它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话不说透,却充满暗示。
一句看似轻飘飘的吐槽,瞬间投下“种族焦虑”的炸弹。很快,社交媒体上吵得不可开交:中文招牌是不是文化入侵?某族文化是不是被边缘化?甚至有人开始质疑大马的多元文化走向。这便是“死果”的效果——抓住一丁点敏感话题,迅速放大社会矛盾,最终引发巨大的社会情绪对立。明明只是几个中文招牌,却能掀起轩然大波。让人不禁感慨:普通人上街,是散步;他上街,是散火。
死果的毒性需要宿主,煽动性言论的毒性,也需要我们作为载体才能发作。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一点理性,少一点盲从,“死果”便会失去发芽的土壤。对于马哈迪这类煽动者,最好的解毒方法或许就是——别理他。
但愿我们的大马,少些种“死果”的人,多些种“果树”的人。种下包容与合作的种子,结出的才是全社会共享的果实。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不会是一片沙漠,而是充满生机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