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国内中文媒体有一则我国最年轻医学系毕业生姊妹花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相关新闻的留言中也都是网友在恭贺两位主角,惊叹她们的天才。18岁与20岁能够大学毕业已经比一般人快,而能够在这个年纪从医学系毕业更是光宗耀祖的存在,因此也引起网络上的各种赞叹。

两位主角是今天网络资讯发展与私立学校开放后的成功案例。传统的学校教育体系是一个标准化的体系,每个科目的内容、上课时间与各种作业、考试安排都固定不变,所有孩子必需要调整自己的习惯来配合教育系统的要求,除了极少数天资优秀的学生能够跳脱学校教育标准化的流程外,绝大部分人都只能按部就班的跟着被设定的进度一步一步前进。

然而随着网络资源的整合,加上近年来私立学校林立,国际中学教育普及证书课程(ICGSE)提供了家长与学生们新的升学选择,不少年轻学子参与私立学校的相关课程后,可以根据自己需求与能力客制化的学习,使得不少孩子在十六、十七岁就进入大学先修班,并且比一般人更早两三年时间获得大学学位。从功利与绩效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缩短了在求学的时间,也提早了进入职场的阶段,是如今很多家长与孩子在体制外的一个新选项,使得近年来有不少家长可以针对自己的孩子学习情况进行客制化,打破传统教育的框架,加速孩子学习的进程。

而从媒体的资讯中可以得知两位年轻医学系毕业生从小就依循上述模式学习,在此必须要肯定的是她们确实找到一条适合她们的学习模式,让她们可以有效的学习,并且在其他同年人还在为升学的事情烦恼时,她们已经完成大学学业。

只是她们的成功可以成为大家的典范吗?她们的成功背后必然有一系列的刻苦勤学,相信其家人对于她们成长也一定有很多的计划与陪伴,毕竟脱离学校系统虽然可以比在体制内的学生更快晋升,但学校教育不是只有念书和考试,在求学阶段也要学会包括表达、社交等非学术性的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身心也会透过各种与师长、同侪之间的交流中承受挫折,面对失败,处理荣耀和接受被拒绝等刺激下慢慢的发展。

不在体制内学校学习,就意味着家长需要透过其他的设计与安排让孩子接触与成长,尤其是身心的发展部分,更是体制外孩子学习的重大挑战,如果大家只看到学术上的成功,而忽略了心理的发展,没有在这方面给予安排与计划的话,那也只是东施效颦,结果可能欲速则不达。

每个人的潜力不同,每个家庭的条件也不一样,如何能够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与成长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功课,别人家的成功方式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好好与孩子互动,陪伴他们成长,然后协助他们学习,一步一步的走,每个人都可以是人生赢家。

黄瑞泰

独中老师、隆雪华堂文教委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