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这个学年末,一群毕业生准备前往下一个阶段的季节,老师们不免也要担任生涯规划导师的角色,在众多问题中,什么科系可以担任什么工作是年轻人们最在意的问题,这其中不外乎就是如何可以学以致用。

什么是学以致用?各个科系可以做什么工作?这是大学教育普及后广泛被讨论的课题,也是很多年轻人在升学选择上最重要的课题,只是要讨论这个课题就必需要从大学教育的本质上思考,而大学教育是什么?这就是大家在做决定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大学科系基本可以分成两大类,其中一类是高度专业,而其毕业后的就业也与相关专业有关系,比如医学系、法律系、精算系等。这些专业课程有相对应的专业工作,只是这些专业的门槛很高,即使大学能够毕业也不意味着可以考取相关工作专业资格,比如精算师,全马也不过数十人,因此大部分的精算系毕业生终其一生都无法碰触相关工作。

从这个科系毕业的学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走上相关专业,不少因为各种原因会中途转行,如念法律到最后从事行政职务、念医学可能无法考取医生执照而转行,会计师、精算师更是典型毕业生多,能够走到相关专业的极少的代表。既然如此,一般人念这些科系不就只是陪跑?这些科系的价值是什么?

另一种就是语文、传播、管理这类看起来好像什么都可以做,却又好像什么都做不好的科系。这些科系有的需要到博士才有办法从事相关专业工作,语文、社会科学这类几乎都属于此范畴。有的如管理、商科等系所,比起硕博士,实践经验更有价值。这些科系的毕业生表面看起来好像什么工作都可以做,但事实上不少从这些领域毕业的学生似乎对各种工作都没信心与能力,结果就形成相关科系没有太大价值,毕业就失业的印象。

其实大学不是一般民众印象中的那种专业训练场所,大学应该是个人视野、内在提升的地方,各个不同的科系有着各自独特的世界观,透过个别专业的培训,大家学会如何用相关专业去看待世界,这才是大学教育的本质。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就可以理解大学除了专业的养成至于,也需要从自己的生活的安排,透过社交、打工、团体活动,甚至是个人情感经营等来塑造一个自己的人生与世界观。因此有人更透过课室以外的活动建立了自己专业之外的能力,甚至是第二专长,成为日后成就的基石,如今微软、苹果、脸书和谷歌等大家日常生活无法离开的产品都源自于其创办人在大学“不务正业”。

人生最有活力阶段

所以大学的“学”不是单纯的课业学习,而顶级大学与一般大学的差异就在于是否能够提供专业知识以外的生活体验与刺激,毕竟在麻省理工学院所教授的工程知识和马大所教授的工程知识本质没有太大差别,但从实验室资源、教授的专业素养、同侪的互相刺激等方面来看,两所学校能提供的就是天壤之别(在此并未要贬低哪一个学校,只是阐明事实而已)。

期待年轻的一辈不要把中学的封闭式学习模式复制到大学,误认为简单追求分数就是大学的全部,那只会浪费了人生最有活力的这个阶段,错过大学最重要的资源和启发,结果除了科系的专业知识外,视野、自我内在的提升都没有达成,那就很可惜了。

黄瑞泰

独中老师、隆雪华堂文教委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