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统与行动党的合作能维持多久?作者将根据个人对马来选民和华人选民的观察分析这一议题。自2008年以后,社交媒体成为了主要平台,取代了传统媒体,成为了政治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然而,自独立以来,各族之间的政治分裂依然存在。

此前,巫统的大部分支持来自马来群体,而行动党的支持则自2008年以来主要来自华人和印度人社区。在国盟成立之前,马来选民的主要选择是巫统和伊党;同样,华人和印度选民则可以选择马华和国大党(MIC)或行动党。

从2008年到2022年,马来选民的“票房毒药”却成为华人选民的“大选糖果”,反之亦然。行动党主导著华人占多数的选区,与巫统没有直接冲突。因此,行动党的竞选策略和政治议题大多针对非马来族群。此前,行动党所提出的大多数议题主要集中在巫统上,例如巫统领导人的腐败问题、被认为“种族主义”的土著特权政策、对源流教育的打压等。

而巫统则在与伊党的激烈竞争中,强调马来特权、宗教和土著议程,并将行动党描绘为一个可能侵蚀马来特权的政治对手,以此引发马来选民的不安。

因此,在马来半岛的非马来社区中,行动党对巫统的所有批评最终都被转嫁到马华和国大党身上,导致这两个国阵政党在非马来选区的逐步衰落。

巫统和行动党几十年来的存在,都是冲著对方而来。马华和国大党,因为选区议席的种族人数,只能是代理巫统被发泄的政党。今天的行动党,就是马华国大党2.0,而差别是,今天的民政政党处于极度尴尬的位置,其盟友比巫统,在华裔眼中似乎更为“极端”,所以暂时没有有效的替代政党。

对于马来选民来说,随著土著团结党和包括伊党的国盟成立,选民有了新的选择。如今,巫统在议会中的席位少于土团党和伊党。巫统的传统角色逐渐被国盟取代,因此巫统不得不寻找新的路径重返政治舞台中心。

无论是巫统与行动党的合作,还是昌明大马的建立,这都是一个基于旧行动的新概念。行动党在团结政府中的角色与之前的马华和国大党并无太大差异。合作的第一项条件就是,行动党必须“吞下”过去对马华和国大党的指责。

这包括未能实现对统考的承认,与曾被其指责为“种族主义”和“腐败”的巫统合作,撤销对巫统领导人的贪腐指控,没有系统地支持母语教育,继续维持固打制和特权制度等等。

华人选民态度

马哥打州议席补选的结果清楚地反映了华人选民的态度。只有35%的马哥打华人出来投票。作者相信,即便投票的选民中,很多人也是出于“不得已”的选择,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比国盟,认为巫统仍然是较为温和的选择。

作者预测,在下届全国大选之前,巫统与行动党可能会反目成仇,届时他们可能会以“我们已经受够了行动党/巫统”和“我们被迫合作”为理由。没有其他选择的华人在那时可能会“被迫”相信这些说辞,继续拒绝马华和国大党,因为它们与巫统在国阵是盟党,以及有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马来选民可能会重新回归巫统,认为2022开始至下次大选,政府的种种不是,皆因行动党而起。最后,吞下这笔烂账的,将会是马华,国大党,以及非华裔选区上阵的公正党和诚信党。

戴子豪

律师兼评论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