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学生活只是学校和住家两点一线,而在学校的时间又以枯燥的课堂学习为主,将来的回忆画面必是平淡无奇。年少岁月缺乏激情,将来离校后缺乏能钩起回忆的话题,同学相聚的意愿自然就大打折扣。

中学生涯正处于成长阶段,生活的体验及价值观的建立影响他们后来的人格发展。这时期的校园生活如果多姿多彩,不仅有利于他们身心的成长,建立积极有热情的价值观。也为他们的将来留下美好的回忆。有助于他们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有所成就时,更能领导社会、影响社会。

不论是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或课馀的联课活动,均需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进行设计与安排。全校性的团体活动例如义卖会,由筹备、接洽物品供货商、分配班上同学的工作、订定卖票给社会大众的策略,执行当天要如何使尽法宝做促销工作的最后冲刺,都赋予学生学习策划、整合团队的能力。当中有人领导、有人配合,对他们而言是培养沟通协调能力的好时机。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将来都会成为同学回味的话题。

学校在推展各项活动时,应提升学生参与度为前提,表现成绩如何反而在其次。不论学生的表现如何,重点在有参与的机会。例如运动会的举行。有些学校以色队为编制,一般先将学生分为4至5队,如果某所学交的学生总人数有2千人,各队拥有的基本人数即400人,男女组各200人,再区分甲乙丙三组,每一组大约65人。每一项目挑出2人出来参赛,5支色队仅有10位选手竞逐。按这种制度进行比赛,筹委会的工作推展相对轻松,因为要协调工作一开始就被简化了。但是,真正有参与赛会的不过是有运动细胞的少数健儿。大部份学生沦为观众,因为事不关己,有些同学连观礼都懒得出席。

要提升全校同学的参与感,就应以班级为参赛单位,每一班除了参赛选手之外,后勤也很重要,就连拉拉队也可以成为评比项目之一。1500人的学校,若50人一班,参赛队伍就扩大的30班。当人人都有参与感,整个学校的动能就会扩大起来。要把运动会、义卖会办得像嘉年华会,让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将来就会成为凝聚校友向心力的无形资产。

纵观现有的独中,学生活动力强的学校,一般课业成绩也不输人。反之,强调功课至上的学校,成绩表现反而不怎么样。挂在学校墙上的办学理念,不过是仿效孙中山的宣传招数,告知世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然后呢? 努力的结果仍是再三努力。

郑名烈

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