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念过中六的人都深知,中六课程范围广泛、内容深奥,别说要在大马高级教育文凭(STPM)考试中横扫全A,就连要全科及格,都必须付出巨大心力钻研知识。除了每天复习课业,有些科目更需要学生勤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比如数学,以便考试时能应对自如。

1980、1990年代,很多非土著学生会选择报读中六,是因为当时升学管道不多,若想踏入国立大学门槛,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STPM文凭,只有少数家境富有的家庭,才有本事将孩子送出国升学。

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及家庭的命运,所以家境中等或欠佳的学生必须拚命读书,以期考取大学文凭,将来找到一份高薪工作。若他们不被大学录取的话,惟有提早踏出社会工作。但是,也有部分学生选择重考。

为何当时非土著学生会为了进入国立大学而拼尽全力?因为大学学额原本就僧多粥少,而在固打制之下,非土著的学额更加少,以致一些成绩符合进入大学资格的非土著学生,也只能望著大学之门兴叹,或者被迫修读不在自己选项内的学科。

时至今日,私立学院已普遍成为非土著学生的升学管道,加上网络科技的发达,学生也能轻易掌握国外大学提供的奖学金的资讯,所以国立大学已非他们唯一的选择。

许多非土著学生在拿到大马教育文凭(SPM)后,完全不会考虑报读中六,他们认为万一自己无法进入大学,或拿不到自己想读的科系,岂非白白浪费1年半的时间。

更何况,随著零工经济的崛起,很多学生已不认为必须要有一纸文凭,才能在社会谋生与立足。反之,只要肯拚搏及上网学习各种技能,一样能够出人头地。

在这种情况下,当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表示,教育部正在考虑为中六生提供生活补贴,以吸引更多学生继续修读中六时,我相信很多人会嗤之以鼻,质疑政府是否不在状况,还是刻意不去正视学生不念中六的真正原因?

即便政府向中六生提供生活补贴,但大学录取制度一日没有改变,就意味非土著学生依然会面对老问题。试想,若符合升学资格的他们不被大学录取,或被分配到自己不要的科系,那生活补贴足以弥补他们失去的时光吗?

希盟是打著改革口号崛起的,但在组织团结政府后,所实行的政策让人感觉只是在做做样子,企图安抚他们的支持者罢了。不过,人民可不是那么的傻,否则希盟就不会在刚过去的双溪峇甲州议席补选中栽跟头了。

郭碧融

七字辈,毕业自槟城理科大学传播系,现为私人学院讲师,业余为文字工作者。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