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公民社会在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中扮演了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从2008年全国大选前可以看到,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简称兴权会,HINDRAF)发起的维权运动,以及推动选举改革诉求的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简称净选盟,BERSIH),开始了一波又一波冲击执政集团领导威权的公民运动。

后来,更多诉求鲜明的社会运动组织涌现,如反稀土厂的绿色盛会、华教大集会等等,各种不同诉求、群众的公民社会力量相互呼应结合,形成一股人民寻求体制改革的共识力量,大大的增强了人民的政治意识和参与感。

在希盟还没有赢得中央政权以前,他们与公民组织的关系非常亲近,以前更有许多的国阵领袖批评希盟在操控和利用这些公民运动和组织,而事实上这一类的抨击对人民来说,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以运动的诉求和效果为前提,无论政党是为了推动共同的改革议程,还是要利用公民运动建立自己正面的形象,只要诉求立场方向一致,政党与公民运动组织亲近是无可厚非的。

2018年希盟赢得中央政权以后,这股公民运动力量开始消散,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对于他们的支持者来说,公民运动中最大的“敌人”-国阵被打倒了,群众失去了“对抗”的对象,人民有著已经胜利的错觉,忘了真正改革其实还没开始。

第二,在社运支持者们以为改革诉求能够被逐一落实的时候,却被事实狠狠打脸,2018年后马哈迪的“宣言不是圣经”,2022年后团结政府以保守回应保守的施政方向,许多选前承诺没有被兑现,公民运动中的种种诉求被抛诸脑后,也让许多的支持者开始对之前风风火火的斗争产生怀疑,或心生厌倦。

第三,经过多年的合作,政党与公民组织的人事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部分公民组织领导可能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部分,又或者鉴于情感或利益因素,没有对执政者采取一贯程度的批判,令支持者失望,以致公民社会力量与2018年以前比起来,大不如前。

日前净选盟在隆雪华堂召开大会,继续跟进各种改革诉求,在目前国内缺乏政治选择、保守消极的政治氛围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让我们的社会继续有著自由进步的声音和民主改革的诉求,如果净选盟能保持独立、超党派立场,继续发挥监督和批判功能,保持公信力,与其他非政府组织形成有效的压力团体,那我们的社会和民主发展,也还有一丝乐观。

李荣健

拉曼大学敦陈祯禄社会与政策研究中心所外研究员。关注时事,参与政治,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天下事总得说理。不好口舌之争,唯有以文字明志。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