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一家连锁西饼店发布了一则引起广泛争议的通告,禁止在蛋糕上写上“圣诞节快乐”或是“圣诞节”字眼,即便是在顾客要求下也是如此。 这项决定的背后引起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与商业约束的深思。

根据该店营运经理Daniel Teoh的解释,这项决定并非是出于商业考量,而是受到了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局的清真条规的限制。

根据该局的规定,清真认证的店家在产品上附有祝贺语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否则将面临失去清真认证的风险。

这也暴露了在马来西亚这样一个宗教多元的国家,商家在文化和宗教规定之间的困境。

尽管有些人对该店的决定表示理解,认为遵守当地宗教规定是商家的应有之责,但也有一些人对此提出质疑。

令狐公子认为,商家在追求清真认证的同时,是否可以更灵活地处理文化差异,并给予顾客更多选择的权利。 这也引发了对于文化多样性在商业环境中的平衡问题之讨论。

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局在11月1日的声明中明确指出,持有清真认证的店家,如果产品非用于展示目的或附有清真标志,是可以在产品上附有祝贺语。

这也证明了,有关店家的经理,完全不理解清真的条例,自我设限以及自我矮化,把“鸡毛当令箭”,在如今国内局势逐渐绿化的当儿,雪上加霜。

此经理洋名Daniel,也是圣经但以理书中的中心人物,当时犹太人给巴比伦国俘虏时,在异教之风盛行之际,他和三个友人却保留其对上帝的忠贞不二,行事为人 有上帝的智慧和睿智。

那么,这名经理立下此公函时,有没有想过,他的名字,也有不清真之嫌呢?

在全球化与文化融合的今天,商家在满足我国宗教规定的同时,是否可以更加包容文化多样性,为顾客提供更个人化的服务,是一个值得商家和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

虽然我们知道,马来西亚是世俗国,这是就宪法法律的层面而言;然而,我国许多的政策或条例,都和伊斯兰教脱离不了关系。

因此,政府和相关宗教机构也应审慎制定相关规定,以保障文化多元性和宗教信仰的平衡。

这事件不仅是西饼店的决定,更是触发思考的契机,促使人们在商业与文化、宗教之间寻求更和谐共存的模式。

周本兴

执业律师/麻辣大状/令狐冲。著作:法庭恩仇录/我在黑帮的日子/要ubah也要跟Law走/马来西亚Law霸/情诗九九爱我久久/我的忧郁不是病/法庭揸Fit人。大马忧郁症关怀组长/讲师/法律顾问/人权律师/潜水诗人/创意达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