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时代,要拍一张照片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按下快门,照片即存入手机或相机里。照片里的人物景色,通过美颜滤镜,编辑修饰,仿佛塑造出一种理想的状态。夸张化的手段,让人质疑现实与照片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貌似我们活在不真实的世界里。

曾有过一个问题在脑海里打转,身处“照骗”大行其道的时代,不禁让我思索,那些“贴近现实”的照片,如镜头里饥饿孩童,双目凹陷泛起泪光,黝黑的薄皮覆盖著四肢,蓬松而稀疏的卷发,佝偻的身躯蹲在草地上,望著镜头咧嘴大笑。他,当时真的是望著相机的吗?还是,他被要求这么望著相机呢?

对于拍摄风景照,我是不置可否的,而对于人物照(除了日常拍照),标榜著“社会现实”的照片,我还是会有所保留的。拍摄者固然可以拍摄社会现实,但他是否会“精心设计”场景呢?像是请人化妆装扮成“社会百相”,然后拍摄成“现实”。如同我们用滤镜拍下“比自己更美好的自己”,他们拍下的只是“经过设计的现实”。

当然,面对这类的质问,我很难辨别,所以有所保留。然我们会更关注照片里的意义——反思人类的生活方式,思考何以有这种照片出现呢?

反映社会议题

网络上有太多的社会照片,诸如车祸现场、布满乞丐的街道、战争下的军人或尸体、抗争中的烈士与掌权者等。对于社会现实里的残酷,身处安逸的我们,或多或少出现观看“残酷的照片”的倾向,因娱乐性比威吓性更高,像是踏入禁区感受另一种社会现实——旁观他人痛苦的人生。

英文哲学家埃德蒙柏克曾说:“我深信面对真正的灾祸和他人的痛苦时,我们会有某种程度的欣喜,而且不止一点点……我们最热切的追寻,正是旁观异乎寻常的、凄惨的祸害。”像面对恐怖电影里的血腥场面,那种又爱又怕之感。然而面对这样的想法,貌似与现今的价值观相悖,我们应该拒绝痛苦,积极追寻幸福的方式。

现实是,痛苦随处可见。长期面对照片里或新闻里的社会现实,我们是否因而变得冷漠呢?美国著名的作家和评论家、著名的女权主义者苏珊桑塔格指出,人并非数量庞杂的影像冲击而变得无动于衷,而是有所感而无所行动——不去反省。我们面对他人痛苦会变现怜悯,但怜悯仅仅表示我们不是帮凶祸首,最终怜悯也会萎凋。

由此,面对照片里的现实,我固然分辨不清其真实性,但照片里的现实在在反映了社会议题,无论拍摄者的用意何在,也无妨让人作出反思的举动。至于旁观他人的痛苦的倾向,可无须否认,我们可就此警惕勿沉溺其中。更重要的是,对于残酷现实,或许反思这一举动,是防止我们成为一个冷冰冰的人的方法吧。

张兼荣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