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9月16日,不顾印尼与菲律宾的强烈反对,在汶莱缺席的情况下,东姑宣布马来西亚正式成立。砂拉越与北婆罗洲(改名为沙巴),脱离殖民统治,成为马来西亚联合邦的成员。

当天,印尼爆发大规模示威抗议,印尼民众在雅加达破坏英国、马来亚及新加坡使馆,伤害使馆人员。马来西亚随后与印尼,菲律宾断绝关系。

印尼除了加强边境,尤其对砂拉越的军事部署之外,苏卡诺在9月21日颁布经济制裁马来西亚,断绝两国的贸易往来,货运运输。

马来西亚与印尼对抗期间,在大国的斡旋下,这场东南亚的冷战只是升温,军事上的冲突并没有演变为全面开战。

驱逐商人出境

如果从影响的层面来比较,经济制裁比较于军事冲突,对当时的民众影响更大。廖内省隔著马六甲海峡与马来西亚、新加坡遥遥相望,当时的省长卡哈鲁汀·纳苏迪温上校就指出,对抗马来西亚,是一场经济战,廖内省基本上把外国资本的代理人都逮捕或驱逐出境。

1963年9月20日,苏卡诺下令印尼境内全面接管英资企业后,印尼政府接管的外国企业包括马来西亚籍,新加坡籍的商家在印尼的企业。甚至定居在马来西亚的印尼籍商人在印尼的生意,也因为经济对抗政策,一并接管。

1964年10月6日在廖内省,当地政府接管了属于马来西亚公民和定居于“马来西亚”地区的印尼公民的十三座橡胶加工厂和三十座木材工厂。

影响印尼农产品

新加坡、槟城一直是印尼出入口的转口站,经济封锁后的影响,不单使得马来西亚蒙受损失,也影响了印尼农产品的出口。当时的财政部长陈修信向《远东经济周报》记者发表谈话,承认马来西亚经济深受印尼对抗政策的打击,并指出马来西亚政府将增加各种税务,以增加国家的收入,包括向英国寻求援助。

印尼靠近砂拉越的西加里曼丹所产椰干与树胶,由于海岸线封锁船只缺乏,使树胶与椰干贸易处于停滞状态。同时在边区人民之所需品,在对抗“马来西亚”以前,本由马来西亚地区供应,对抗“马来西亚”以后,经济往来断绝;当地的民众粮食供应不足,在一份报告书中还列出“应尽速供应两千吨米粮,以供该地人民需要。”

梳理“马印对抗”的历史,才能明白“马来西亚”是怎样走过来的,也有助于理解这个国家和印尼的互动,以及人民之间的情感。尤其是马来人与印尼人的复杂关系。

朝吉

厦门大学博士生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